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10:08: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世界的本来面貌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实践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奠定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世界观。世界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它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列宁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把握物质,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

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辩证本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具有不可战胜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

要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是,在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中,二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发展的实质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反映事物特点的特殊矛盾,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掌握适度的原则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要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