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初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3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4年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初级)

一、单选题多选题

1.小郑在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精神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希望重新就业。经医院转介,小郑进人一家机构接受职业康 复服务。小郑属于( )服务对象。 A.自愿 B.外展 C.非自愿 D.潜在

【参考答案】A.按照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可将服务对象分为自愿型服务对象和非自愿

型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 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非 自愿型服务对象是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利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 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题中小郑希望重新就业,其本身有意愿成为职业康复机构的服务对 象,应属自愿型服务对象。故选A。

2.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后,社会工作者小李来到其居住的社区,向居委会了解其家庭和生活状况,并拟定了一份初次面 谈提纲。小李的做法属于( )。 A.接案准备 B.接案面谈 C.面谈安排 D.问题界定

参考答案:A.为了顺利进行接案会谈,接案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两方面: (1)一是

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 受过服务;二是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三是走访社区,通过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社会处 境两方面的情况:四是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而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2)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 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题中小李的做法正属于接案准备。

3.74岁的老李在接受居家养老服务时,向社会工作者提起孙女小红正在上初中,学习成绩不好,希望社会工作者给予帮 助。此案例中,小红属于( )服务对象。

A.正式 B.潜在 C.非正式 D.现有

【参考答案】B.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协助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

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即 是潜在服务对象。题中小红属于潜在服务对象。故选B。

4.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与服务对象会谈时,通过提供情绪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的焦虑;通过改变不恰当的自我认知,增 强了服务对象自我改变的动力。小赵的上述做法具有( )作用。

A.启发性 B.治疗性 C.安抚性 D.肯定性

1

【参考答案】B.所谓治疗性沟通(或具有治疗效果的沟通)是指这样一种人际沟通:

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 人进行帮助的目的。在接案面谈时,社会工作者有意识地与服务独享进行的治疗性沟通具有以下功能:提供支持;减轻 服务对象因求助而带来的内心焦虑;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想法;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采取有 效的行动。故选B。

5.班主任马老师发现小学一年级新生小亮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流。于是将小亮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华姐。在与小 亮接触后,华姐觉得小亮的问题还需要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为此,华姐向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请教如何准确评估小 亮的问题与需要,这属于( )方法。 A.调查 B.询问 C.观察 D.咨询

【参考答案】D.为获得服务对象的准确资料,社会工作者也常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以求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全面、正确 、科学的认识。本题中华姐向心理专家和精神科医生请教如何准确评估小亮的问题与需要的做法,属于咨询的方法。

6.某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3岁以下的儿童及家长开展科学喂养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为3-6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辅导、娱 乐等活动,为7—14岁的儿童及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活动以及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上述活动主要是依据( )特点而设 计的。

A.儿童性格 B.儿童发展 C.家长心理 D.家长行为

【参考答案】B.儿童社会工作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儿童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特定对象 需要和特点基础之上的。儿童社会工作为独立的一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是由于其所服务的对象有其自身特定的需求以 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点。题中儿童服务中心计划为不同阶段的儿童及家长提供不同的服务正是依据儿童发展特点 而设计的。

7.某儿童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能力,因此为社区内的小学生开设了美术、舞蹈、篮球、 陶艺等课程,以发展各自的特长。当学生在某些课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社会工作者也予以接纳。上述服务理念依据 的是( )。

A.心理社会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我发展理论 D.认知行为理论 【参考答案】B.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

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 别突出;而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备。当学生在某些课程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社 会工作者也予

2

以接纳.其依据的服务理念正是多元智能理论。

8.当儿童面临灾害、虐待和遗弃等紧急情况时,社会工作者应首先( )。 A.排除危险,保障儿童人身安全 B.向有关儿童保护部门报告 C.提供辅导,减少儿童所受伤害 D.为儿童提供寄养照顾和庇护服务 【参考答案】A.对受虐儿童的辅导是儿童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一步,它首先考虑的是

儿童的安全,进而协助儿童沟通及表达 他们的感觉。故选A。

9.某中职学校招收了一批福利院的孤儿。该校的社会工作者建议校方把资助款汇到孤儿学生的银行卡里,让他们自己去 交学费和住宿费,并且在班级组成、活动组织等方面不对他们作特殊的安排。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建议遵循了( )原 则。

A.自决 B.保护隐私 C.接纳 D.注重发挥优势

【参考答案】B.社会工作者应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

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者透露涉及服务对 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社工建议把资助款汇到孤儿学生的银行卡里,并且在日常学 校生活中不对他们作特殊安排。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保护孤儿隐私的原则。

10.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全国除了有57万孤儿外,还有61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包括因父母重病、重残、双方或一 方服刑,或者一方死亡、一方改嫁而造成的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这些儿童最需要的服务是( )。 A.风险规避 B.成长辅导 C.长期安置 D.教育救助

【参考答案】C.这些儿童他们失去父母,无人抚养,处于生存、发展的困境,首先

要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安置孤儿。故选C。

11 为解决一些高一新生进入学校后难以适应新环境、课业跟不上等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拟采用个人需求取向设计服务 方案,其正确的做法是( )。 A.听取学校老师反映新生学业困难的意见 B.收集家长有关家庭教育的信息 C.运用“头脑风暴”方法让学生表达其需要 D.请专家对新生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参考答案】C.个人需求取向,主要是指服务方案的设计是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因此在整个服务方案的策划过程中,社 会工作者是发起者和推动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然后发动服务对象挖掘自己的需求。题中的服务对象为高一新 生,因此应让学生表达其需求。故选C。

12.社会工作者小王非常注重运用整合性社会工作方法为社区“失学失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