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婆媳关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5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十对婆媳九不和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人地位的攀升,家庭妇女角色的多元化,婆媳关系将是一个长聊常新的话题。

呈现三种状态:和谐、一般、紧张。

实质就是两个女人同时爱着一个男人的拉距战! 距离让思念更甘醇

《孔雀东南飞》三种婆媳关系

焦家的婆媳关系,焦母是一个寡妇,这个身份很重要,在现在看来就是单亲家庭。家庭背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权里,丈夫早死,长子夭折,家道中落,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得抚养两个孩子,真的很难。且不说,长夜茫茫,独自一个清灯为伴的煎熬,就是生活的贫困都可以让人愁死,硬是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还养育得不错,儿子还争气,有些才气,还当了个小官吏。焦母还一心执着地想让儿子重振焦家的社会地位,甚至不择手段,要通过婚姻为儿子铺开仕途之路,这也无可厚非的,也是她对这个家庭和死去丈夫一种忠诚的奉献,从这个意义上不能不说焦母是坚强的是伟大的,是古代优秀的典范的母亲。 但是,焦母犯了一个天大的错,因为她根本就不了解儿子的品性和需求,焦仲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所称的君子,品性固然高洁,学富五车,欣赏性颇强,但任何时候君子的社会能力都是不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自然,依他的个性,他对官场潜规则不耻,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剧中还称是为了焦母的期望怀着大义之孝才入仕,这本来就不是他自己的意愿,所以,他非常被动。实质,悲剧根源在于,母子二人所需所求大相庭径。所以,焦仲卿拒绝焦母的政治婚姻,主动地寻找自己的爱情,经过磨难,与刘兰芝结为夫妇时,已经是一种抗争了,虽然很软弱。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软弱,从此埋下了祸根,说焦母怨恨刘兰芝,不如说是对儿子与她相左的一种打击,力量来自所谓的孝道.

焦母与刘兰芝这个媳妇并没有解不开的死结,焦母只不过是嫌弃刘兰芝家境,不能给焦家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是心里的势利在作怪,每每刘兰芝给她争脸时,她虽然不高兴,刘兰芝入侵她的骄傲,但是没有心态来得猛烈。还有一个让她妒忌的是,儿子的心全让刘兰芝所俘,她很是失落。这种心态是一种心理病态,和她长期寡妇的生活有着不可分的原因,没有了丈夫,她既把儿子当儿子,潜意识里把儿子当成丈夫依靠占有,当别的女人闯进来,把儿子的爱带走了,她怎么甘心放手呢?这是很多单亲家庭出现的问题,古代也不例外 。焦家的婆媳妇关系的崩溃,焦仲卿得负主要责任,死不足惜。不过这两痴男怨女的确是绝配,倒是死了的干净,活着尽受欺负,别人欺不够,自己家人还欺负.

刘家的婆媳关系,是很多女人都梦寐以求的,亲同母女,相互谅解,相互关心,刘家婆婆甚至爱媳妇胜过儿子,护媳妇到家了,虽然家里没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却让媳妇安心快乐。这

和刘家老夫妻相敬如宾不无关系,刘老太太在老伴那得到了足够的关爱,并把这种关爱传递到了下一代的身上了。

孙家的婆媳关系,是最具戏剧性,婆婆为了儿子的前程,骗儿子迎娶了脾气相貌皆丑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娶了媳妇当娘养,一家人鸡犬不宁。直到焦家的悲剧让孙怀激愤之下,不惜为两人讨回公道时,痛骂这个恶媳妇,而这个媳妇终因焦家媳妇刘兰芝所动,改邪归正,也由此打动了公公为她治疗了胎记,恢复了美丽,更有希望的是还怀上了孩子,也算是万幸了!幸福虽然晚了那么一点点,但是还是来了.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能:天赋之能。良知:“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 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1]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