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专项实验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15:4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专项实验实施方案

一、课题实验名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二、指导思想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线的地理教师也积极参与实施了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研究”。在关注全区研究课题实施的同时,又结合本地特色,分阶段、有步骤的计划、实施了课改实验。从培养我校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一目标出发,研究、学习国内外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方面的相关论著或成功范例(如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寻求该实验项目的理论依据与经验指导,并结合全区各地先进的教改实施方案,制定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并与2011年8月制定了专项实验实施方案,根据实验项目实施方案,确定七、八年级的部分班级为课改实验班,其余班级为对比班,分步开展教学实验,在每周二的教研组会议中汇报教学情况并及时做好教研记录。

地理课是初中生眼中的副科,再加上七年级起始的地理教材难度有些大,一些经线、纬线的知识就将很多同学“拒之门外”了,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课,缺乏对地理知识的认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我们的地理课堂出现了学生听天书、写主课作业、甚至睡觉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一方面有些灰心了,但同时又萌发了更大的决心是怎样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对学生语重心长的说出了“虽然学科有主副之分,但知识没有贵贱之别”的鼓励的话,希望他们能端正学习地理课的态度,在我的带动下尽快喜欢上地理这门课。为此,我尝试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三、课题实验目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针对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城乡结合部位,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就为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很高的预设研究目标和任务。

1、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利用教研组会议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理论知识,明确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共同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的必要性,不能简单地模仿,否则往往效果不佳,会半途而废;明确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学习了洋思经验后,我们不应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

2、了解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片段:

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启迪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新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善于创设问题,流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我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在分析了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止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上课时,我总尝试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培养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开展课内活动。

如:课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在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题为“为三个理论找证据”的小组比赛。学生集体的智慧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从轮廓、形状、地形、气候、生物、化石、地层、火山、地震、惯性力的分析、天体引潮力的分析,甚至神话、典故、传说、风俗习惯等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比如:在学习完中国区域地理后,我没办法带学生外出参观,考察,但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地理课的有用性,我积极收集录像视频,让学生亲自观看、体验,及时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中。

此外,每年还以教研组为单位,为七、八年级学生举办政史地知识竞赛、地理小论文评比、举办专题讲座等活动,指导学生制作“ 政区拼板图”、“地理扑克”、“地理棋”,收集“中国之最”和“山水名胜”等,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始各自真正的创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在教学中根据内容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尝试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辩论、自学讨论、动手画图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角色扮演、新闻发布、小老师上课,乃至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而区域地理教学同样可以运用“反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