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9:00: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地测量学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学 期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1月

目录

一.任务概述 ..................................... 3

1.1任务目的

1.2任务要求..................................................... 3 1.3任务范围..................................................... 3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 3

2.1地理条件..................................................... 3 2.2气象情况..................................................... 3 2.3降水量....................................................... 3 2.4交通状况..................................................... 4 2.5居民分布及人文............................................... 4 2.5测区地形及工作难易程度....................................... 4

三.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及利用情况 ............... 4

3.1对其它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 4 3.2平 面 坐 标 系 统............................................ 4

四.设计的实施方案 ............................... 4

4.1布网原则:................................................... 4 4.2布网依据的原则............................................... 6 4.3控制点位的选定要求........................................... 7 4.4控制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结构图................................... 7

五.控制网精度估算过程 ........................... 7 六.现标及标石规格、材料和埋设方法 .............. 10 七.实地踏勘 .................................... 11

7.1仪器的选择.................................................. 11 7.2水平角观测.................................................. 11 7.3距离测量:.................................................. 12

八.上 交 资 料 清 单 ........................... 13 九.精度评定 ..................................... 14 附页: .......................................... 16

2

一.任务概述

1.1任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大地测量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为了让11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本学期学习的大地测量学熟练掌握,特设校外四等控制网布设为课设任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熟悉控制测量技术设计的有关规定,了解控制测量技术 设计的基本内容, 初步学会四等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的编制, 使我们对控制测量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1.2任务要求

(1)范围:在所提供的场地范围内,进行水准及高程网的布设。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四等水准网和高程网的布设。 (3)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法,精度达到四等。

1.3任务范围

在沿校园四周的街道内,根据已知的两个控制点,进行水准,导线测量。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条件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郑州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

2.2气象情况

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郑州6/7月份干热,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5℃,8月份潮湿闷热,气温也可达35℃左右,九月秋高气爽。冬季干冷,春季多风沙天气,属于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

2.3降水量

郑州市年平均降水量627.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75.5毫米,年最小

3

降水量266.8毫米。

2.4交通状况

周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2.5居民分布及人文

由于近年农村人口较少, 但农村地比较多, 比较荒凉。由于测区处于汉民族, 所以这里的居民有汉民族的优秀品质所以办事、处事、处人很豪爽、很大气。 整个测区内几乎全是汉族人,对于测量工作的开展很方便。

2.6测区地形及工作难易程度

由于测区地处平原,道路平坦,,因此对于整体选点,布点及建造觇标等相对简单。从整个工作角度来看,测区进行测绘工作的难度不大。

三.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及利用状况

3.1对其它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

实地考察了其它已知点的保存情况及对精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结合具体对点的要求后,现选取以下点,现列表如下:

方案利用成果列表如下: 点名 X(m) Y(m) 备注 A 已知点 4069626.489756113 296514.5906869561 B 4071210.609321342 296581.5514204300 已知点 3.2平 面 坐 标 系 统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及论证,我们决定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国家 大地坐标系。在图上设计时我们则暂时 取图纸的西南角为坐标原点,定出测区内 2 个二等控制点的坐标,并以此为依据 进行水准控制网的设计,及精度估计。待对该测区进行实测和进行工程建 设时,只需确定原点在国家 80 西安坐标系中坐标,即可延展出所需点坐标。

四.设计的实施方案

4.1布网原则

在地形图上,以已知的两个三角点为基准点,直接布设全面四等三角网,并且布设网的控制点尽量利用已有成果点。

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具体地说,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角 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 25°。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4

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一、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内或插点等形式。各等级的插点宜采用坚强图形布设。当受条件限制时,单插点对于三等点应有不少于 6 个内外交会方向,其中外交会方向至少应有两个交角为60°-120°;四等点应有不少于 5个内外交会方向,当图形欠佳时,其中至少应有外交会方向。双插点的交会方向数应为上述规定的 22倍,但其中不应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联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必须与上述各等级插点规定相同。一、二级小三角插点的内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 4 个或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 3 个。

一、二级小三角的布设,可采用线形锁。线形锁的布设,宜近于直伸。狭地 布设一条线形锁时,按传距角计算的图形强度的总和值,应以对数六位取值, 不得小于 60°。

具体布设方法和步骤如下: 展绘已知点;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4.2布网依据的原则

1、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