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试题和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13: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2012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试题和答案

.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来润洗;FeCl3不能被氧化,但易水解,因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只需加少量的HCl溶液来抑制水解;Na2CO3溶液水解呈碱性,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来保存。 【答案】 C 2.(2010年银川质检)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 洗气瓶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HCl溶于水时易倒吸,B项不能防止倒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石油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NH3不溶于CCl4,D项装置可有效防止倒吸,同时保证NH3完全被稀H2SO4吸收。 【答案】 D 3.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①做完银镜反应后,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涤;②白磷保存在CS2中;③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④为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已充满,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瓶口;⑤在试管中进行的反应,液体用量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3;⑥中和滴定

前,将滴定管用将要装入的溶液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A.②⑤ B.④⑥ C.①③ D.①④ 【解析】 Ag不与NH3?H2O反应,白磷易溶于CS2。NaOH的溶解会放热,而容量瓶的容积是在常温下标定的,只能在常温下使用。试管中液体用量一般最多不超13,否则振荡时液体容易溅出。 【答案】 B 4.下列实验操作或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在通风橱中进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B.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若火势较大,可用灭火器扑救 C.不小心吸入了少量Cl2,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戴有防护眼罩,可以把水慢慢倒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解析】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如果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此过程放出大量热,会造成液体溅出,造成事故。 【答案】 D 5.(1)指出下列实验仪器和用品(已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液漏斗(分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合理的是________。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溴水 B.测定溶液的pH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加热时都应垫上石棉网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高 E.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F.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G.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1)①用蒸馏水湿润 ②检查是否漏水 (2)CDG 6.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该空不需要填写)。 仪器编号 a b c d e 名称 试管 溶量瓶 集气瓶 碱式滴定管 普通漏斗 改正的名称 (2)关于e的用途,乙同学说:能组成防倒吸装置。你还能说出其他两种用途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想用装置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教师指出,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造成浪费。该同学选用了上面的一种仪器,加在装置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把该仪器画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答案】 (1) 仪器编号 b d 名称 改正的名称 容量瓶 酸式滴定管 (2)①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 ②组成过滤装置(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 (只需画对试管的位置即可)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解析】 常用于分离的装置不能选用②④⑥⑦。 【答案】 C 2.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3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3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解析】 量筒为粗量仪器,只能粗量至0.1 mL,所以A、B不可选,KMnO4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溶液有强氧化性腐蚀作用,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答案】 C 3.下列实验仪器在实验前,应特别注意是否漏液的是( ) ①碱式滴定管,②普通漏斗,③分液漏斗,④蒸馏烧瓶,⑤容量瓶,⑥酸式滴定管。 A.③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 带有活塞的容器,玻璃接口处易于漏水,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操作。 【答案】 B 4.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 ①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②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③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⑤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⑥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⑦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1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A.②③⑦ B.③④⑤ C.⑤⑥⑦ D.④⑥⑦ 【解析】 ①需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②需要玻璃棒搅拌以加速固体的溶解,过滤时需要玻璃棒引流;⑥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混合物;⑦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固体混合物。 【答案】 B 5.如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是( ) 【解析】 量筒读数时应平视,A项有1处错误;B项有两处错误:①不应将H2O加入浓H2SO4中,②不应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C项1处错误,不能用纸片称取NaOH;D项有1处错误,应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答案】 B 6.关于药品的取用有下列说法: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桶中;④剩余的固体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全部 【解析】 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一般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中。 【答案】 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B.称量时,将硫酸铜晶体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称量 C.加热时,将烧杯、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闻气时,将少量的气体用手轻轻扇入鼻孔中 【解析】 A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