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组成分类及处理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4: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印染废水组成分类及处理技术

一、前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性环境污染日益破坏着地球生物圈几亿年来所形成的生态平衡,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的统计与调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流域已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上呈现加重的趋势,造成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纺织印染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渣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其中以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

并且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以及加工过程使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和化学助剂等,具有生化需氧量高、色度高、pH值高、难生物降解、多变化的特点。

废水中残存的染料组分,即使浓度很低,排入水体也会造成水体透光率和水体中气体溶解度的降低,会影响水中各种生物的生长,从而破坏水体纯度和水生生物的食物链,最终将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加之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染料正朝着抗光解、抗氧化和抗生物降解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印染废水的治理越来越难,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二、废水来源 废水中污染物来源

废水中污染物主要包括纤维织物中的夹杂物、纤维屑、染料、助剂、油剂。 夹杂物、纤维屑以不溶物为主,通过混凝沉淀的方法可以去除,对水质影响不大。

染料是印染废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染料种类繁多,生物可降解程度也各不相同。染料包括直接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金属络合染料、阳离子染料、媒介染料、酞菁染料、氧化染料和缩聚染料等等。

直接染料:不依赖其它介质而直接染色,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SO3Na)和少量羧基钠盐(-COONa)。

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之为纳夫妥染料或冰染染料。一般先打底再显色,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已被欧美市场拒用。

活性染料:一种含有能与纤维上的羟基、氨基或酰胺基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棉、麻、丝、毛和化纤等纺织材料的印染。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酮基,是一种在碱性的强还原溶液中生成隐色体而溶解后才能染色的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一般是由还原染料衍生而来的,是用还原染料经过还原及酯化而成的隐色体硫酸酯钠或钾的盐。与还原染料不同的是在染色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烧碱和保险粉。

硫化染料:含有2个或以上硫原子组成硫键(R-S-S-R)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必须使用硫化碱。硫化染料价格低廉、氯漂牢度差,适用于棉、粘胶和维纶纤维的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主要是低分子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溶液中为0.5-2微米分散颗粒。 酸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磺酸基、羧基等亲水基团,其母体多为偶氮类、蒽醌类和三苯甲烷类。在酸性溶液中与纤维上的氨基结合,可以直接染羊毛、蚕丝和锦纶。

金属络合染料:分子由染料分子(大多是酸性染料)和金属原子络合而成,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染色。

助剂是印染废水的另一主要来源,助剂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金属络合剂、还原剂、氧化剂、分散剂、树脂整理剂和染色载体等;按用途分为以下类别:

润湿剂和渗透剂类; 乳化剂和分散剂类; 起泡剂和消泡剂类; 金属络合剂类;

匀染剂、染色载体和固色剂类; 还原剂、拔染剂、防染剂和剥色剂类; 粘合剂和增稠剂类;

柔软剂和防水剂类,上浆硬挺整理剂类,树脂整理剂荧光增白剂类; 防静电类,阻燃整理类;

羊毛防缩和防蛀类,防霉防臭整理剂类,防油易去污类。

印染废水中含有少量油剂,主要来自煮炼废水和整理工序废水,含量少,对水质影响不大。

产水环节

按产品使用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织印染工业可分为:棉纺印染行业、毛纺印染行业、丝绸印染行业和麻纺印染行业。

产 品 原 料 棉纺印染行业 毛纺印染行业 丝绸印染行业 麻纺印染行业 纺织印染工业包括纺织和印染两个主要过程,纺织工艺包括纺纱、织造工序;毛纺染整行业、丝绸印染行业和麻纺印染行业一般均包括由纤维经过纺纱、织造、印花或染色和整理的全部工艺流程。

印 染 行 业 纺织工艺 纺纱工序 织造工序 印染工艺 印染工艺包括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每道工序排出的废水水量和水质都各不相同。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