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背景与意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6 15:52: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人要适应新型的生产方式,还要求适应时代的新的教育。

2011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急切要求我们将自主创新摆在突显的地位,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绩。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由于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渐近、资源枯竭等原因,资源驱动经济已经面临增长的极限,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从“资源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变。“资源驱动”重视的是劳动力、生产原材料、资金等要素,而“创新驱动”重视的是全体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创新精神与能力。实质就由从原来的对物质资源耗损增加的依赖向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提升劳动人员素质及创新管理现状依赖的转变。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造就,尤其更离不开高水准、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对国家整体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理论创新与文化引领上所给予的巨大撑持。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时期,将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外,纲要指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同率先迈入创新驱动的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不够、创新能力偏低、创业意愿不足、实战能力较弱、生存型多社会型少、资源型多知识型少等问题。处于新旧经济发展方式换的历史结点上,高等学校应不断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之一,进而形成适应本土创新驱动,并能促进人的实际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面向知识要素的创业者和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教育必须承担起它应有的历史责任,通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创新创业教育,来大规模地复制和再生产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本研究立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与内涵,探讨了创新驱动的组织机制,即创新驱动是经由知识型创业活动组织起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驱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并在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及特点。希望上述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满足创新驱动的需要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 2. 实践意义

(1)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进“双创”,既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不合理的体制实现改革突破,最终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2)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我国目前人才分布极其不均,由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过于单一化、简单化、模式化,教育模式偏重于通识教育,学科专业特点弱,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创建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有经济头脑、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善于人际交往的创新型人才。“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