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3:20: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5、答(1)味的相乘
两种具有相同味觉的物质同时存在时,其味觉效果显著增强并大于二者味觉简单的相加的现象称为味的相乘。
如味精中加入少量肌苷酸会使鲜味成倍增加。
(2)味的对比现象: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
如:蔗糖溶液中加入0.017%NaCl甜味反而加强了; 味精在有食盐存在时,其鲜味会增强。
(3) 味的消杀现象:相互抵消,如酱油的咸味比同浓度的食盐水咸味淡,蔗糖与硫酸奎宁。
(4)味的变调现象: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 如:当尝过食盐或奎宁后,即刻饮无味的清水,会感到清水有甜味。 (5)味的适应现象
当连续品尝某些滋味时,味觉的反应或新鲜感都会越来越弱,这种现象称为味的适应现象。
即常吃辣不辣等。
6、答:果糖>蔗糖>葡萄糖>半乳糖>麦芽糖>乳糖 7、答: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8、答:因为只有在溶解状态时才能够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产生作用,从而产生相应的信号并被识别。
11、答:①糖类:主要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
②糖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 ③糖苷,甜叶菊苷、甘草苷
④蛋白糖,又名甜味子,APM(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⑤糖精,又名邻苯甲酰亚胺。
12、答:(1)甜味物质:常用糖、糖醇、甘草苷、甜味菊苷、苷茶素、氨基酸类衍生物、糖精、甜蜜素等。
(2)酸味物质:食醋、乳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磷酸等
(3)苦味物质:生物碱、糖苷、苦味肽、萜类;胆汁、动物蛋白水解产物。 (4)鲜味物质:鲜味氨基酸、鲜味粒苷酸、琥珀酸及其钠盐。 20. 答:主要因素有宰前与宰后的因素
宰前因素包括:畜禽种类、性别、年龄、饲养条件
宰后因素包括:宰后处理(熟化,冷藏、嫩化)加工方式等
21. 答:(1)乳脂氧化形成的氧化臭,其主体是C5~C11的醛类,尤其是2,4-辛二烯醛和2,4-壬二烯醛。
(2)牛乳在脂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低级脂肪酸,产生酸败味。 (3)牛乳在日光下日照,会产生日光臭味。
(4)牛乳长期贮存产生旧胶皮味,其主要成分是邻氨基苯乙酮。
.
精品文档
22. 答:食品香气形成途径大致可分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生物合成,香气物质接由生物合成,主要发萜烯类或酯类化合物为毒体的香味物质,
直接酶作用;香味由酶对香味物质形成。
间接酶作用,香味成分由酶促生成的氧化剂对香味前体作用生成, 高温分解作用:香味由加热或烘烤处下前体物质形成, 食物调香,为了满足食品香气的重要可发通过添加香精来达到特定的效果。 发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