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现象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45: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现象探析

作者:孙亚光

来源:《今传媒》2012年第09期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越来越多的呈现出自主化、多样化、活跃化的特点。而就在这样一个草根阶层崛起、网民群体意识增强的媒介格局之下,众多独具个性的“网络红人”形象应运而生。本文以“犀利哥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红人”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自身对于此现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网络红人”;传播学;网络媒体;“犀利哥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40-02

“网络红人”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最早的痞子蔡、安妮宝贝,到后来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再到如今的胡戈、犀利哥等人,他们均凭借着自身独一无二的“个性”而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并随着传统媒体的跟进与放大,从虚拟走向现实。可以说,无论在审美层面,还是在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公德意识上,“网络红人”现象均对社会大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作为一个“被走红”的网络红人,“犀利哥”的成名无疑值得人们予以广泛且深入的探讨。 一、“犀利哥事件”始末

(一)起始阶段:“帅” “身世”成关注焦点

2010年1月30日,“犀利哥”的照片首次亮相于“蜂鸟网”的摄影论坛,但其真正走红网络还是源于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帖子。

2月21日,ID为“街头湿人”的网友在天涯论坛发表了一篇题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的帖子。文中,作者将“犀利哥”与日本潮人藤原浩相提并论,并以恶搞的形式赞美“犀利哥”的强大气场,由此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追捧。

同时,网友们也开始关注“犀利哥”的身世,并对其进行了“人肉搜索”。其实,“犀利哥”原名程国荣,是宁波当地的一名乞丐。

(二)发展阶段:舆论转向“关爱帮助犀利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天涯论坛中ID名为“抓紧马甲以免被扒”的网友首次将视角转向对“犀利哥”的关爱与帮助。在原帖的回复中,他倡导网友们要有同情心,不要把一个流浪汉作为娱乐对象。随后几天,该帖子多次被转发。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展,开始有网友怀疑“犀利哥”的身份,并在论坛上发布犀利哥的PS照片。直到2月25日,天一论坛名为“老馋猫”的ID发帖对“犀利哥”的身份进行证实,才使舆论回到了正轨。此外,ID名为“ken119110”的网友在蜂鸟论坛的回帖中,也呼吁大家对“犀利哥”伸出援助之手。至此,网友们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犀利哥。 (三)高潮阶段:传统媒体跟进,政府予以救助

随着“犀利哥”的网络蹿红,国内的《中国日报》、《南方周末》、《钱江晚报》等媒体对“犀利哥”事迹进行了曝光。而日本“Searchina”网站、英国《独立报》和美国《BlackBook》“时尚人物”专栏等国外媒体也对其进行了报道。

其间,网民要求政府对“犀利哥”进行救助的舆论也愈演愈烈。3月2日,据新华网报道,“犀利哥事件”已经引起宁波市政府的重视。此后不久,“犀利哥”便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3月7日,“犀利哥”回到了阔别10年的江西老家与亲人团聚。 (四)尾声阶段:商家借机谋利益,“犀利哥”开始新生活

2010年5月1日,“犀利哥”受邀参加某农庄的时装表演,但因表现不佳而令无数市民和网友倍感失望。最终,他不堪舆论压力悄然返乡。后据报道称,“犀利哥”曾于6月8日去北京从事“配送”工作以实现自身价值。

在“犀利哥”一举成名之后,许多商家便开始借机谋利益。比如创立“犀利哥”的男装品牌,以及拍摄电影《犀利哥传奇》等。可以说,虽然“犀利哥事件”至此告一段落,但一些商家对于“犀利哥”的关注还没有停止。

二、从传播五要素角度分析“犀利哥”走红现象

据国内著名传播学者郭庆光的总结,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等要素构成的。下面,本文将从传播五要素的角度,对“犀利哥”走红现象进行分析。 1.传播者。具体地说,“网络红人”现象中的传播者主要分为“网络红人”本身、“网络推手”和“网络红人”信息的受众这三种类别。在“犀利哥”走红的过程中,其主要是由“网络推手”在虚拟网络的背后进行操作,而并非“犀利哥”有意为之。

所谓网络推手,其实就是帮助“网络红人”成名的一个牵线人,他们通过在网络上进行“议程设置”来吸引网民的眼球,并达到控制舆论的作用。最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套的助推作业,使被推者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以达到自己谋取商业利益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犀利哥事件”中,最初的网络推手便是天涯论坛的名ID“街头湿人”,但事实上他并非以谋利为目的,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获悉“犀利哥”真实信息的心理诉求。不过,事件发生不久便有网络团队以获利为目的介入其中。

2.受传者。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网络受众在网络事件中的影响力也迅速提升。可以说,在现代社会谁掌握了受众,谁就掌握了一切。比如在“网络红人”事件中,受传者可以通过分享、评论、发帖等方式行使自己匿名的权力和表达的自由,乃至发展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去控制舆论。然而,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大部分受众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对“网络红人”的追捧主要源于猎奇心理、降压心理及群体狂欢的心理。可以说,“犀利哥”身上的许多特质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猎奇热情与窥私欲,由此在网络上一窜而红。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压力之大与媒介的不断变革使得大众仿佛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之中,孤独且压抑。因此,“犀利哥”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受众释放压力、排解孤独、追求流行与热闹的出口。

3.讯息。对于“网络红人”的走红而言,讯息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犀利哥事件”中,其讯息也就是传播内容具有奇特性、刺激性,能够满足大多数受众的心理诉求,因此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围观及追捧。

比如,在“街头湿人”最初发布的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帖子题目十分醒目、刺激,如“极品路人帅哥”、“刺瞎”、“亲人们”、“人肉”等词语都在暗示网友前来围观;而用“犀利哥”将流浪汉的形象符号化,能够提高其辨识度,并有助于其知名度的提升;此外,“街头湿人”还将“犀利哥”与藤原浩相比,从而将受众关注的视角引向“犀利哥”的又潮又酷,由此增加了讨论的热度。

4.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介具有时效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这无疑为“网络红人”的走红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如在“犀利哥事件”中,网络的双向互动特性促使传播者能够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从而不断调整议题以推动事件发展。此外,网络媒介还凭借其强大的力量将网络事件推向现实社会,为传统媒介设置了议题。

而对于传统媒介而言,尽管其传播过程是单向的,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但其具有受众范围更广、可信度更强的特点。因此,在“犀利哥”网络走红之后,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使此事件彻底上升为一个社会议题,而“犀利哥”也超越了网络的范畴,以真实的形象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5.反馈。网络的双向互动性保证了反馈机制的运行,它使单向传播增殖,从而通达至全球各地。在“网络红人”事件中,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通过反馈讯息,传播者可以对舆论环境进行测量,并对接下来的行动予以谋划。可以说,良好的反馈是所谓网络神贴诞生的必要条件。通过观察“犀利哥事件”中天涯论坛原帖在两年多时间内的网友回复,我们便可以发现“反馈”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起初的信息发布,到后来的“人肉搜索”,网友们以帖子为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反馈,从而达到了信息上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