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4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计划 【发文字号】东府[2009]33号 【发布部门】东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03.24 【实施日期】2009.03.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府〔2009〕3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东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东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 / 7

2009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保增长、促转型、抓管理、重民生”的工作要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今年的首要任务,把促进结构调整升级作为根本出路,把加强经济社会管理作为重要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做好八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积极扩大投资规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民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现代产业体系等建设的投入,充分发挥市镇两级财政的积极性,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更多地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我市鼓励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积极争取中央新增投资计划,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完善市镇领导挂钩督导重大项目制度,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在建和拟建重点工程,抓紧规划、论证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立项报批进度,争取提前实施。加强对财政资金投资项目和中央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依法合规推进、资金使用规范透明、工程安全合格,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骨干路网建设,完成环莞快速路首期、常虎高速新联支线、惠常高速东莞段等工程,加快推进广深沿江高速、环莞路二期工程、常虎高速虎门港支线二期等建设,启动一批市域公路的建设和改造。加快镇际联网路建设,争取完成一期32项,启动二期工程。加快村际联网路建设。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东莞轻轨新客运站至新城中心站的首期工程以及石龙火车站的迁建工程。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6项,新增主变容量344万千伏安。加快LNG气站规划建设,扩大镇街LNG管网覆盖面,完成管网建设160公里。加快全市供水管网改造,完成第六水厂优质水工程,推进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 2 / 7

工程建设。加快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前两批共365项工程,全面启动

第三批70项。全力推进映秀镇恢复重建工作。全年初步安排援建资金2.09亿元以上。加大规划衔接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争取将映秀建成“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鼓励市内企业到灾区投资、设厂、兴建商贸流通设施,加强经贸合作。继续积极帮助解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努力扩大居民消费。探索建立职工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完善就业援助、职工工资支付保障、社会保障和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制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体育等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组织供应,强化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事件、国际市场引发的价格波动,防止物价出现大的反弹。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增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供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帮扶,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

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调整方向,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控,及时采取帮扶措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增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扎根东莞发展的信心。落实国家、省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中小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基金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简化审批流程,重点帮扶科技型、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继续落实市、镇、村主要领导服务企业制度,坚决清理不合理收费,继续研究减免一批收费项目,与企业共渡难关。支持和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强化市财政资金的配套。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发展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研究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房产问题,有效盘活沉淀资产,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