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体与常无(读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22:2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本体与常无:林毅夫经济学方法论对话》

2003年12月26日,林毅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给他的研究生盛柳刚等上了一堂课,与他们就经济学方法论问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后来,盛柳刚等把对话记录整理成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以《论经济学方法》为题出版。因感于在当下流行的经济学家中,林毅夫好像是网友骂的最少的一位,又适逢该书出的第二版《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在“亚马逊”网站书评甚好,找来一读,收获颇大。

一、什么是经济学的“本体“与”常无”

在林毅夫与其学生的对话中,他强调现代经济学理性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切入点,经济学家在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时总是从“一个人在作决策的时候,在他所知的各种可能选择方案中,总是会作出他认为最佳的选择”的角度来观察思考,构建说明一个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模型。这就是各种经济学理论共同拥有的不变的理性人假设,即“本体”。在林毅夫看来,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标志,就在于是否坚持理性人假设这个“本体”:即使你研究的对象不是传统经济学所涉及的,只要从理性人假设这个“本体”出发来研究它,那也是经济学;如果你不从理性人假设这个“本体”出发来研究问题,即使你的研究对象百分百地属于经济学研究的传统领域,那也不是经济学。

1

林毅夫同时强调,决策者选择的最佳方案,因决策者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任何决策者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做最优化选择。因此,我们要理解一个经济现象,首先必须搞清楚该现象产生背后的决策者所面临的一系列决策限定条件,然后才能从这些限定条件出发,去思考决策者的做出理性选择的机制及其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摒弃一切固有理论和思维模式的束缚,即以不受现有理论约束的“常无”心态,来研究不同社会或是同一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

二、以“常无”心态从“本体”出发研究问题

在林毅夫的眼里,几乎所有经济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都是从经济学“本体”出发,观察到了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约束条件。比如,斯蒂格利茨对信贷配给的研究,在他之前,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银行家故意降低贷款利率而制造客户排队的现象,因为这似乎完全不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原则。斯蒂格利茨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选择”这个前人没有注意到的因素纳入银行家的约束条件进行统筹考虑后,问题迎刃而解,其貌似不理性的行为依然是理性选择的结果。斯蒂格利茨也因这个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林毅夫还经常提及他的导师舒尔茨的一个例子。在国际援助中项目常有一种现象,即落后国家的农民经常拒绝使用发达国家免费提供的高产种子。发达国家的学者对这种现象感到无法理解,认为这些农民愚昧无知。舒尔茨系统研究后发现,发达国家免费提供的种子产量虽然很高,但对气候、环境、配套设施的要求相应也很高,达不到合适的条件则实际产量非常不稳定,落后

2

国家的农民非常贫穷,抗风险能力差,农业配套设施也常常跟不上,所以他们拒绝使用理论上高产但实际风险大的免费种子完全还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当我们观察到某个经济现象看上去难以理解、很不符合理性原则的时候,可能现象背后隐藏着理论创新的大好机会,前提是我们要具备“常无”的心态。

林毅夫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源于西方发达的经济,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要素禀赋、制度安排不完全一样,决策者所面临的限制条件和选择机会成本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最优选择在转型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不见得是最优的,也就是说,主流经济理论并不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正如《道德经》所述,“道可道,非常道”,任何一个已经讲出来的、写在纸上的理论都不是真理本身,它只是真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任何已经写出来的理论都是对“道”在先前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的认识,如果把这个理论当成真理本身,就会开始变成愚笨的人。所以,要成为一个好学者、要研究者、要政策制定人,必须做到“常无,欲以观其妙”。

三、用好“一分析、三归纳方法”

林毅夫强调,学习使用经济学理论,要注意“一分析、三归纳方法”。“一分析”指要了解谁是决策者,分析他的限制条件、选择范围是什么,选择范围里面每个可选方案的特性是什么,方案的相对机会成本是多少。“三归纳”指当代横向归纳法、历史纵向归纳法和多现象综合归纳法。

当代横向归纳法,要比对同一个时代、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