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原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5:3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色彩构成 观察与训练

色彩不仅只是呈现出一件物体的外表而已民,它也传达了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感性及可知性的的意义。色彩赋予物体以情感,如落日佘晖映照大地,或是蔚蓝的天空所激起的人生感触,则是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比拟的。

★ 色彩学的学习原则(可作为小贴士,不入正文): (一) 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随处可见的色彩,只要加强注意力及关切度。 (二) 精确的感应力

人的耳朵对音阶有所谓的音感,人的眼睛对色彩亦有色感,音感好的人,可以在听到一个音符之后,立刻将其牢记于心,并精确地找出该音符正确位置来。同理,色感(色彩感应力)好的人,看了一个色彩之后,亦能深刻地牢记于脑海里,并且精确地在色阶中找出该色彩的正确位置来,这种色彩感应力与天赋和努力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 正确的析理力

研读色彩学,每一阶都要精确了解之后,有许多人经常在学习色彩学期间,刻意回避色相、色环、色系的基础概念,而从中间的配色或设计计划切入,但这样往往会导致基本概念不通,而无法了解色阶位置或色相归类,反而被复杂的色彩搞得头昏目眩,自乱分寸。

第1节

一、光源

色彩的原理

物理学家明确地告诉我们,光是一切视觉现象的主要媒体。物体受到光线的照射而产生形与色,眼睛因有光线作用才产生了视觉。没有光线,也就没有色彩,希望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而开创了“光即是色彩之源”的学说,影响后世至深。

牛顿做了一项实验,他将太阳光以反射作用引入暗室,并使其通过三棱透镜,再经过折射的作用,分出七种色彩的光线来。

电磁波的波长不一,有的波长只有几埃(一厘米的万万分之一),比如伽马射线,而我们眼睛可视范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线)范围是780毫米到380毫米之间。这种分散出来的分光谱,即使再经透一次棱镜也不会扩散。于是,他将这七种单色光称为光谱,将这七色光混合后又将会还原为白色的太阳光,由此,便发展成为了现代光线的物理学理论。

红色光线的折射率最小,波长最长,紫色光的折射率最大,波长最短。换句话说在可知的电磁波中,从波长最长的一端往波长短的一端排列,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谱、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

光线的物理性质跟振幅与波长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振幅的大小会产生明暗的区别;波长的长短则产生色相的区别。

波长越长,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则越偏向青色。红外线是产生热量的光线,而紫外线则可使皮肤变黑,X光线可透过物体(金属除外),其他射线(短波)则有辐射作用,曝晒过量有害人体。

19世纪有两位科学家托马斯.杨和贺姆兹以红色光和绿色光重叠投射在银幕上,产生了黄色光,再加上青色光,便呈现出白色光,而发表了光的三原色说。

这个学说指出了光具三原色红、绿、蓝(类似蓝紫),且与目前发明的电视录像机的原理相同,但是有

关视神经细胞的说法,则不尽然正确。

另外在1860年,科学家苏格兰人麦克斯韦就色盘转动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他用红、绿、蓝三色,以比例相同的色区涂于圆形色盘上,之后,快速地转动色盘,就可以看到白色;如果换上不同比例上色,并依此转动,则呈现出其他的颜色。但在这种情况下,红与绿不能转动形成色光所混合出来的黄色,青与黄不能在转动情况下呈现出颜料混和的绿色,而只能出现灰色。

红、绿、青、黄、黑、白才被认为是心理学原色。

由于麦氏转盘理论是一种不属于色光混合,也不属于颜料混合的实验,只是一种色盘反射光形成的振荡现象,所以人们称之为中间混色。

二、 颜色与光线

外界所见的所有色彩均以光线为媒体,照射到物体上,再经物体的反射或透射之后,刺激人眼所产生。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线刺激后,由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脑部的感觉中枢而产生的。

(一) 光源色

凡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就称为光源。由自得发光的物体所产生的色光,被称为光源色。太阳光呈现白色的混色光;日光灯的光有偏青绿之感;蜡烛光偏红橙色;霓虹灯则依其本身的颜色而变化。 (二) 固有色

物体本身是不透明物质,在接受光线的照后,可以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反射部分其他光线的颜色,而我们眼睛所感受到的光线颜色正好是反射出来的光线颜色。 (三) 透过色

某些物体本身的结构就呈透明的晶体形式,因此全身通透,如玻璃、云母、各色宝石、水晶、松脂等,经过光线的通透后,本身可以滤掉光线的色彩而呈现透射及反射的色光来。 (四) 复合光

事实上一件物体的反射光或透过光并非全然单纯地只反射或透过光谱中的七色光中的一种或两种色光,它是以“复合”的方式反射或透过所形成的,故称做“复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