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EOC接入技术发展现状及演进趋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3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广电EOC接入技术发展现状及演进趋势

作者:吴维军 金旦

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16期

摘 要: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广电运营商双向网改的EOC接入技术进行了相关阐述。本文首先对广电接入网EOC进行了分类,继而对广电EOC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对广电EOC接入技术演进趋势及前景展望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EOC技术 发展现状 演进趋势 主流EOC技术 技术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027-01 为了对广电接入网EOC有更加深入地了解,笔者首先以广电接入网EOC的分类进行切入,具体对广电接入网EOC分类,继而再进行接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演进趋势进行了主要论述。

1 广电接入网EOC分类

广电接入网EOC技术作为广电运营商需求的技术占据着重要的主流技术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广电接入网EOC技术可以把它分为有源EOC技术和无源EOC技术,针对这两种技术而言,它的技术选择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WiFi降频、C-DOCSIS及HomePlug AV等等多种技术体制。

首先对于有源EOC技术,它的规模和成熟度尽管不一样,但是有一重要前提就是它们都是基于调制技术的。它们将数据信号调制到能在CATV同轴网传输的某一频段上,然后再把数据信号和CATV信号实现混合后的传输工作,传输过程中一方面要实行上行传输;另一方面还要实行下行传输,这样最终实现数字电视平台的双向传输。

其次对于无源EOC技术。无源EOC技术直接就实现了将以太网的基带信号带到同轴电缆中进行传输。这个传输有一些特定的要求,那就是局端的信号要先通过楼道,从楼道到用户端的网络布局必须保持是星型。除此之外无源EOC经过的Cable线不能有分支分配器。这些特定要求就给了无源EOC技术一些限制,比如它无法适用于树型网络。另外它的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适应性也不及有源EOC技术。 2 广电EOC接入技术发展现状

针对广电EOC接入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笔者主要从多种技术选择上抽取两部分进行了具体的论述。首先是WiFi降频(802.11n)。WiFi降频采用 IEEE802.11降频到1 GHz作为通信标准,相对于其它EOC接入技术而言WiFi降频的标准化程度和所谓的国际化程度突出,对于其方案提供商以及芯片提供商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这部分优势主要体现在其竞争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及供货速度和供货质量上。WiFi降频因为处于高频段区域工作,所以和低频段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比的话,它的干扰信号要少得多。除此之外WiFi降频组网能力表现强,它可以实现一台局端支持253台终端,WiFi芯片的全球出货理较高,所以芯片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另外系统以太网功能较全,因为它的系统稳定性较高所以使同一终端设备不同业务之间可以实现优先设置,这样就可以保证足够的传送带宽。

WiFi降频技术表现出诸多的技术优势,但是它也同样存在一些技术缺点,笔者这些技术特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因为WiFi降频技术的系统工作主要是集中在高频段,尽管信号干扰少,但是链路衰减则表现较大,也就直接会对线路传输距离产生影响;另外由于WiFi降频的系统射频频谱较宽,所以频谱利用率就不能足够充分,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利用率的现实。除此以外,WiFi降频技术的系统并不支持多信道工作,所以它的可扩展性并不强。

其次C-DOCSIS。C-DOCSIS(China 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标准主要支持在计算机网与有线电视网之间,以及有线电视前端(或 HFC的光节点)与用户之间实现IP数据包的传输。其中,CMTS(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属于头端(局端)设备,可部署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前端,也可以部署在双向HFC网络中的光节点。它在数据网与 HFC网之间起网关的作用;CM(Cable Modem)是终端设备,介于HFC网与用户端设备(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之间;CPE包括PC机、IAD、工作站、网络计算机等。DOCSIS EoC是Broadcom将 EPON 和DOCSIS技术相结合推出的低成本EoC方案。因此该方案可兼容广电的CMTS网络,能和DOCSIS 2.0&3.0的CM(Cable Modem)链接互通。DOCSIS EoC上行使用5~65 M低频段,下行使用50~862 M高频段。DOCSIS在欧美使用非常广泛,但在中国由于成本原因仅在大的广电运营商及省会城市得到一定的应用。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主要是可以兼容广电现有的CMTS 网络,并和EPON相结合,可通过Broadcom公司开发的DML软件以OAM方式从EPON OLT一直管理到CM。 3 广电EOC接入技术演进趋势分析

因为运营商对于EOC接入技术关注有所侧重,所以这也直接对广电EOC接入技术演进趋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那么广电运营商更集中于关注哪些方面呢。笔者对其进行总结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EOC技术的射频性能以及它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EOC技术的MAC层吞吐量、时延以及丢包率;最后是对于业务管理能力的重视。

继EOC技术演进之后的国产HiNOC标准和EPOC标准都在运营商关注的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地优化和改进,这两种标准将成为广电运营商今后的主要选择。EOC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诸多厂商都开始慢慢地意识到,广电运营商要想获得准入市场的资格,还需要在用户终端成本花费更多的心思。广电运营商只有占据着成本较低的终端,这样才能实现与其它商家的相区隔。特别是作为芯片厂家和设备厂家在技术之外,还需要以终端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曹泽民.三网融合新形势下广电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建设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2(4):455-460.

[2] 徐海泳,劳永明.广电运营商应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双向网改模式[J].中国有线电视,2012(7):791-793.

[3] 刘法桢.DOCSIS协议中的DCC技术浅析[J].中国有线电视,2012(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