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钱慧中音史要点(下)可直接缩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19 15:3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明清音乐

明朝纪元1368年建立至1644年,前后经历了276年。

明清集与小曲:种类 传统民谣,新兴俗曲。内容 内容广泛,多以情歌为主。特点 通俗,直白,口语化 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俗曲的产生于流行奠定了重要的时代基础。

2、出版印刷业的普及与漕运交通的发达为俗曲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便利。 3、明代文人对民间艺术的关注。

说唱音乐五大类:1、鼓词类 明清时期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及二胡、四胡。现存最早曲本是明代《大唐秦王词话》 代表:梨花大鼓、梅花大鼓、京韵大鼓。2、弹词类: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代表:四明南词、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有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三人的“三档”。代表人物:陈遇乾 “陈调”创始人。俞秀山“俞调”创始人。马如飞“马调”。3、牌子曲类:牌子曲就是将明清流行的各类民间小曲或戏曲曲牌,联接成一个套曲,用来说唱故事的形式。代表:山东聊城八角鼓,四川清音,扬州清曲。4、渔鼓道情类:常用乐器是渔鼓和长竹片。代表:青海道情,内蒙道情,广西渔鼓。5、琴书类:琴书又称“扬琴”。代表 山东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贵州扬琴。 戏曲音乐的发展

宋元时期盛行于北方的杂剧,至元末渐渐衰落,而流行于南方的南戏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主要是四大声腔。1、海盐腔 最迟在元代末期已经萌芽。海盐腔成了南北各地官僚士大夫所喜好的戏曲声腔。 当昆山腔风靡后,海盐腔的衰亡就成为了历史必然。2、余姚腔 明初时已广为流行。3、戈阳腔 源于江西戈阳,唱腔高亢激昂又称高腔。多用方言。4、昆山腔 又名昆曲 明嘉靖间 魏良辅 改革 节奏方面:在慢板中长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了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伴奏方面:以笛为主,箫、管、三弦、琵琶等相互配合。新昆曲上演《浣纱记》。受到士大夫和市民阶级欢迎,标志着昆曲正是成熟。后经历200余年流行,到清中叶,逐步被梆子与皮黄两大声腔系统剧中取代。明代汤显祖 后被人称作“东方的莎士比亚”《牡丹亭》《南柯记》。孔尚任《桃花扇》。清代洪昇《长生殿》。5、梆子腔 最初用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又因源于秦地陕甘等地,又名“秦腔”。唱腔中有“花音”又名“欢音”;有“哭音”又名“苦音”。代表:山西梆子、河南梆子(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6、皮黄腔 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相结合的产物。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三庆 四喜 春台 和春)为清末京剧形成奠定了基础。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琵琶音乐的发展

明清是继唐朝以后琵琶艺术的又一个高峰,代表人物:汤应曾、王君锡。清代琵琶流派:无锡派 华秋苹,平湖派 李芳园,浦东派 鞠士林,崇明派 黄东阳。

琵琶曲《十面埋伏》最早记载于清嘉庆年间《华秋苹琵琶谱》中,用工尺谱书写,13段。后来李方园编辑《南北派十三套曲琵琶新谱》增至18段。

华秋苹:“无锡派”代表,1819年编撰我国第一部正式印行的《琵琶普》(《华秋苹琵琶普》) 李芳园:“平湖派”代表,于1895年编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古琴音乐发展:现存最早的琴谱集为朱权的《神奇秘谱》,后又有谢琳的《太古遗音》、严澂的《松弦馆琴谱》、徐祺《五知斋琴谱》。 明清时期古琴流派: 明代徐门浙派 继承了南宋徐天民的传统。黄献《梧岗琴谱》,杨嘉森《琴谱正传》。 虞山派,又称熟派,是明清之际影响最大的琴派,由严溦创立。他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清、澂、淡、远”的琴风。《松弦馆琴谱》 广陵派,徐常遇《澄鉴堂琴谱》、徐祺《五知斋琴谱》 明末时期成功的琴曲 《平沙落雁》《渔樵问答》《水仙操》。

乐器合奏 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月儿高》所用乐器琵琶、三弦、筝、胡琴。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又曲、指、谱三大部分组成。‘曲’指结构短小,词曲活泼的散曲。‘指’有唱词、乐谱和琵琶演奏符号的大型套曲;‘谱’有标题的器乐曲。南音包括演唱和乐器演奏两种艺术形式。 南音谱式属于工尺谱体系,最著名的套曲‘曲《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 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地区大型乐器合奏形式,记谱采用宋代俗字谱。 潮州音乐:最初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后流传至闽南及东南亚。采用“二四谱” 民间歌舞音乐

1、秧歌(汉族民间歌舞)主要流行于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方。2、二人转 3、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因有十二套曲而得名。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乃额曼,结构较为复杂,二是达斯坦,意为“抒情音乐”,三是麦西来普,“欢乐的晚会”。4、囊玛 藏族传统歌舞 5、象脚鼓舞。 重要曲谱

《乐律全书》为明代朱载堉著(1536—1611)律学家,书中记载了“新法密率”。《溪山琴况》一篇关于古琴表演的美学理论文献,徐青山撰写。徐青山是明末虞山派著名的代表人物。

《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曲谱集,明代朱权编辑,朱权: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古琴家。《神》分上总下三卷,收琴曲63首。上卷

“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中下卷“霞外神品”48首《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名曲。是研究古代琴曲的重要谱集。 近代音乐部分

民间歌曲新内容《种大烟》《洪秀全起义》《长工苦》

民间歌舞音乐自明清以来就有提升转化为职业性的歌舞表演与歌舞戏曲的势头。

民间说唱音乐新曲种:五大类 弹词、鼓词、牌子曲、道情、琴书、杂曲。弹词类最具代表的是苏州弹词。代表人物:陈遇乾的“陈调”。俞秀山的“俞调”、马如飞的“马调”。

刘宝全 苏州弹词《杜十娘》 获得“鼓界大王”的美誉,开创了京韵大鼓中影响最大的“刘派”艺术 前后三杰(前后三鼎甲):程长庚 余三胜 张二奎 谭鑫培 孙菊仙 汪桂芬

四大名旦:梅艳芳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四大须生:余叔岩 言菊朋 高庆奎 马连良 1921年,在苏州创办了昆腔最后一个科班“昆剧传习所”,培养了“传字辈”

华彦钧:人称“瞎子阿炳” 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江南丝竹:乐队由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得“丝”和笛、箫、笙等的“竹”,并辅以板、板鼓等击节乐器。八大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广东音乐起始于清末民初,粤剧,主要流传在珠江三角洲。民国 严老烈、何柳堂 《旱天雷》《赛龙夺锦》 吕文成 粤胡(高胡)《步步高》 学堂乐歌

背景:康有为1898年向光绪帝上《请开学校折》。自1900年前后到1919年前后,中国留学日本与欧美学习音乐的近40人。如:萧友梅、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辛汗。

表现内容:贯穿着爱国民主和求新求变的思想,展现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的学堂与社会生活境界,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本要求。 学堂乐歌主要是采用日本的西式曲调或直接以欧美的曲调填配,以本国传统曲调的不多。 创作方式:选曲填词

李叔同:与同学曾孝谷等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独立编刊《音乐小杂志》。作品《我的国》。《送别》:以美国《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剧日本《旅愁》造意,又将脱胎于唐代词调“喜迁莺”的《送别》歌词结合。 三部合唱曲《春游》:《忆儿时》《人与自然界》《晚钟》

五四新文化影响下的音乐

1919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新型音乐社团。同时还有中华美育会等。

“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由蔡元培兼任所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主持一切,一面传习西洋音乐一面改进中国古乐。该所另外一个重要活动,是组成了萧友梅自任指挥的16、7人的小型管弦乐队。

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初由蔡元培兼任院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主持一切,后又有其代理院长,翌年正式聘为院长。1929年7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萧友梅为校长。 新音乐理论初步成果:一种主张保守复古,一种主张全盘西化的“西化派”,另外一种主张“中西结合”的刘天华。

王光祈:四川人,1934年《论中国古典歌剧》,留德期间国内发表出版论文近20偏和专著16种。从而成为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著述最多的音乐家。1、以介绍和评论西洋音乐的《欧洲音乐进化论》《西洋乐器提要》。2、以中国自身音乐的研究为中心和依归的《论中国的音律体系》《中国音乐史》。3、比较音乐学,提出了将世界乐制区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三大乐系。《东西乐制之研究》 青主:原名廖尚果,两本音乐美学著作 《乐话》“音乐是上界的语言”,《音乐通论》。 萧友梅:出版《今乐初集》《新歌初集》和三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赵元任:语言学家。1909年至1910年间在南京高等学堂预科接受新学教育。1918年获哈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至1933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出版的第一部创作曲集《新诗歌集》采用“通谱作曲”“字句描绘”的写法。(其中有《劳动歌》《卖布谣》“《海韵》徐志摩作词”《听雨》)

《海韵》:是一部以合唱“代表诗翁的口气”,以女高音独唱唱出向往自由的女郎的心声,以钢琴描写气象万千的大海和婀娜多姿的女郎,并以前奏、过门、尾声等为合唱、独唱作烘托与伴奏,在多段音乐中又广泛运用主导动机与主题变形手法,从而构成一部情景交融的清唱剧式的大型合唱曲,不仅是赵元任音乐作品筝规模最大的一部,也是中国早期艺术型大型合唱曲最杰出的的。

黎锦晖:《教我如何不想它》 连续创作了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和12部儿童歌舞剧。创立了最早的培训歌舞表演人才的“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儿童歌舞剧《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麻雀与孩子》《小小画家》

黄自:出其门下的四大弟子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创作了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慷慨激昂,“一 二八事变”后谱写“旗正飘飘”悲壮激越。 艺术歌曲《花非花》《踏雪寻梅》 电影歌曲《天伦歌》 清唱剧《长恨歌》

刘天华:1927年由刘天华为主发起“国乐改进社”展开了更为全面的国乐改进活动。 一生作二胡曲10首、琵琶曲3首。 1、苦闷彷徨之作《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2、顺境平静生活所作《月夜》《良宵》《闲居吟》《空山鸟语》。3、乐观奋进之作 《光明行》《改进操》

聂耳:1、齐唱 群众歌曲 抗日救国题材《毕业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2、工人歌曲:《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打桩歌》 3、独唱抒情歌曲《花飞歌》《告别南洋》《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4、儿童歌曲《雪花飞》《卖报歌》5、民乐合奏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 抗日救国歌咏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酝酿,1935年“一二 九运动”前后形成热潮,至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达到高潮,是一次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群众爱国歌唱活动。 意义/影响: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爱国歌曲活动,它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的爱国音乐家和各阶层的人民群众,一齐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抗日救国而歌唱,对于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音乐创作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电影歌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 器乐曲《牧童短笛》 《游击队歌》:贺绿汀编配的混声四部合唱,以贯穿小军鼓般弹性节奏的活泼生动的曲调和富于动力感的合唱配置,表现抗日游击队战士的乐观自豪和机智勇敢,是传唱最广的一首游击战歌。 沦陷区音乐:

老志诚:1930年创作了钢琴曲《梦幻曲—肖邦的回忆》1934年以钢琴曲《牧童之乐》在“征示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创作比赛中获奖。合唱曲《正气歌》 歌剧《花木兰》 艺术歌曲《声声慢》 交响诗《苏武》

江文也:师从日本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筰,1934年作管弦乐曲《台湾舞曲》 管弦乐《北京点描》 钢琴曲集《北京万华集》 声乐套曲《台湾山地同胞歌》

丁善德:1945年春创作了 钢琴组曲《春之旅》

《嘉陵江上》:贺绿汀玉1939年春在重庆,以类似于歌剧中咏叹调与宣叙调相结合的手法,写成了一首既富有抒情性又带有戏剧性的艺术歌曲,倾诉了对被敌人侵占的故土的家园的思念和流亡徘徊在异乡的哀伤。并表达了收复失地、打回老家去的坚强决心,成为了国难题材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

伴随着抗日战争后期反蒋民主斗争产生了四类歌曲。1、反映国统区人民困难的歌曲。《苦命的苗家》2、暴露和讽刺反动派腐朽丑恶的歌曲。《古怪歌》《五块钱》《你这个坏东西》。3、正面表现民主战斗和鼓舞人民群众斗志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跌倒算什么》4、表现对解放区、新中国的向往和歌唱民主团结的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

马思聪:1929年考入巴黎音乐院。1929年回国。1935年作小提琴独奏曲《摇篮曲》,1937年作小提琴独奏曲《第一回旋曲》和由《诗史》《思乡曲》《塞外舞曲》组成的《内蒙组曲》,1944年作《牧歌》。于1945年完成《钢琴弦乐五重奏》,1944年作《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群众性歌曲《自由的号声》《黄花岗纪念歌》 大型歌唱曲《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

谭小麟:1932年谭小麟考入国立音专国乐组,并从黄自学期理论作曲。1943年作《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为中提琴竖琴所作《浪漫曲》《弦乐三重奏》

冼星海:1920年作为游戏华侨子弟被岭南大学找收回广州,加入岭大乐队,担任指挥。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是上继聂耳之后的又一位人民音乐家,他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创作,以更广阔的题材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革命风格和富于独创性的音乐作品。 群众歌曲《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 抒情歌曲《夜半歌声》《热血》《江南三月》 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 合唱曲《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黄河大合唱》 器乐曲《 》

《黄河大合唱》:9个乐章《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该曲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诗史性大合唱,成为了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大合唱创作的真正开端,是中国近代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