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杯子变热了》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9:1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杯子变热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问题,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

2、知道热能在固体中传递。

3、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在固体中传递,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 课前准备:

不锈钢杯6个、塑料杯6个、两只装满开水的暖壶;细长铜丝、细长铁丝、玻璃棒、细木棒、橡胶棒各6根,铁架台、酒精灯、瓷勺、小铁片、玻璃板、火柴、试管夹、凡士林、蜡等 新授: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

师: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聪明,今天啊,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好吗? 生:……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烧水动画)老师在烧水的时候,开始锅把并不热,但是烧了一会后呢,锅把就热了,可是火是烧在锅底的啊,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师:好,你来说一说。 生:热从锅底传到锅把的。 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生:锅能传热……

师:既然,热能从锅这种固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那么,热能不能在其它固体中传递呢?谁来说一说? 师:来,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我认为热能在其它固体中传递。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看法?来,你说。 生:我认为热不能在其它固体中传递。

师:噢,有不同的意见了。还有谁要发表意见?来,你说。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生:我认为可能有一些固体能传递热,有一些固体不能传递热。

师:(猜测所有可能以后)刚才呢,只是我们的猜测。那么,要想知道热究竟能不能在其它固体中传递,你有什么办法?

生:找一些材料来试一试。(做实验)

师:看来,大家都想亲自动手验证一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在猜测的前提下,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可这并不是我们科学学习的结论。所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说明问题,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师:举材料:铁片、铁丝、玻璃片、不锈钢的盘子、瓷勺、蜡、凡士林,这是什么? 生:铁片

师:对!(是的,)这个呢?(课件出示凡士林) 师: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遇热会熔化。 师:这个呢? 生:酒精灯

师:对,大家会用吗? 生:……

师:虽然大家会用但是老师还是想和同学们,一起看看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师:材料我们都认识了,各小组能不能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固体能不能传递热。 生:(能)

师:声音不太响亮,对自己没有信心吗?能不能? 生:能!

师:非常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实验的结果可能会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 汇报交流:

师:老师看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一定是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下面我们就来交流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最棒! 师:好,你们小组先来汇报。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生1:我们小组想研究热能不能在铁丝中传递,我们打算把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火柴杆用凡士林粘在铁丝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铁丝上的火柴杆就会掉下来。说明铁丝能传递热。

师:你们准备用酒精灯加热铁丝的什么地方? 生:加热铁丝的一端。

师:加热后铁丝上的火柴杆为什么会掉下来? 生:因为凡士林遇热会熔化,所以火柴杆就掉下来了。 师:这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充分利用了凡士林的特点,非常好! 师: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生2:我们小组想研究热能不能在不锈钢的盘子中传递, 师:你们打算怎样做呢?

生:我们准备在这个盘子中放一块蜡,然后用酒精灯给盘子加热。 师: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蜡会熔化。

师:如果蜡熔化了,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不锈钢盘子能传递热。

师:想到了蜡遇热也会熔化这个特点,很善于思考! 师:来,你说一说,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生3:我们小组想研究热能不能在玻璃中传递?也是在玻璃上放一块蜡,然后用酒精灯给玻璃加热,我们猜测蜡会熔化。 师:如果蜡熔化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玻璃也能传递热。

师:(点头)不错!还有哪一个小组要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 生4:我们小组想研究热能不能在瓷勺中传递,我们准备在瓷勺中放入一点凡士林,然后用酒精灯给瓷勺加热,如果瓷勺中的凡士林熔化了,就说明瓷勺能传递热。

师:第4小组要研究瓷勺能不能传递热,也很好!第5小组呢,你们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生5:我们小组要研究的是铁片能不能传递热。我们先把铁片弄湿,然后,再用酒精灯给铁片加热。我们想,铁片上的水会变干。 师:如果铁片上的水变干了,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铁片能传递热。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认为大家设计的实验都很精彩,特别是第5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时想到了我们以前学的知识:水受热会蒸发。很有创造性! 师: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到前面的材料区选取材料,回去后赶快实验,看看哪个小组做实验最认真!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试验并亲手去做实验证明热传导的性质和特点。从实验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学生完成的,教师只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师:请同学们坐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这些现象又说明什么问题? 生:。。。。。。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生:固体能传递热(板书)。

师: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热传导示意图) 活动二: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两个杯子,谁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不锈钢的和塑料的) 生:……

师:现在我把这两个杯子同时倒满热水,请两个同学来用手摸一摸这两个杯子,说说你的手有感觉? 师:谁来试一试?

师:好,你先说说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老师,怎么不锈钢的杯子很热,塑料的杯子不太热。 师:你呢?和他的感觉一样吗? 生:是

师:是呀,老师同时给两个杯子倒满热水,为什么不锈钢杯子很热,而塑料杯子不太热呢?(稍停)这个现象可能说明什么问题?谁来说说? 生:可能说明不锈钢杯子容易传热,塑料杯子不容易传热。 生:可能说明不锈钢杯子传热快,塑料杯子传热慢。 师:也就是说:材料不同,它们传热的本领可能也不同。 师:想一下,怎么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 生:找一些材料做实验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师:好,老师这儿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试验材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有…… 师:我们有了试验的材料,那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呢?谁来说说? 生:把它们放进热水里,摸摸看哪种材料热得快。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不过,需要把材料同时放进热水里。知道为什么吗? 生:同时放进去,会更好一些。。。。。。

师:对,这样做,实验结果会更准确。请组长来领取材料并负责把你们小组的发现记录下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了)下面开始! 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

师:好,同学们,经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哪个小组把你们的发现汇报一下? 生:……

师:其他小组,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师:我们把这些材料同时放进热水里,有的材料很快就热了,而有的材料到现在还不太热,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说明不同材料传热能力不一样。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容易传热的有哪一些材料? 生:。。。。。。

师: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物质? 生:金属类

师:不容易传热的有哪一些材料? 生:……

师:它们都是非金属。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各种物体传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像非金属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短片传导) 师:好,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良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热的不良导体?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生:。。。。。。

师:不错,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些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热传播视频)

(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学问题,即“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够通过学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锅把是利用热的不良导体”又回到生活中去,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突出了“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

优选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理念。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最终要应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巩固拓展5

师: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谁来说说? 生:我知道了固体能传递热。

生:我知道了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 生:我知道了不同材料的物体,传热能力不同。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现在你能不能根据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给本课起一个名字? 生:。。。。。。

师:你们认为哪个名字更好? 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上课题)我们尊重多数同学的意见。 师:好,这节课就到这儿吧!下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教后反思: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节课中,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的逐步完善,都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像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传热本领的大小时,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完善就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