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6:3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目前我县人社部门信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承担着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因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工伤待遇、劳动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争议、信访日趋增多,这些问题处理妥当与否,不仅事关民生利益,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县人劳社保部门接访现状及特点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关系和格局的不断调整,群众信访活动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据调查,我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2009年共受理来信来访 314人次以上,2010年达到439多人次,2011年受理各种信访批件62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05件811人次,其中集体上访16批230余人,信访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完善机制。实行领导定期接访制度、信访联络员制度、信访事项排查制度和信访大要案领导包案处理责任制等制度。根据《信访条例》有关要求,成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协调力量选齐配强信访工作人员。健全信访工作体制,将监察大队、劳动仲裁、社保中心作为联合接访、办理信访事项的主体,对接访范围进行明确,具体实行“五分类”:一是属于非法用工、工资拖欠等企业违法行为的,由劳动监察大队依法查处;二是属于信访人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劳动仲裁科依法解决;三是属于农村合作医疗、养老、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由社保中心依政策处理;四是属于精减退职、福利待遇、工资改革等问题由工资科(退管

科)负责解决,五是属于就业、失业、技能培训等信访事项由分管领导转至相关科室办理,对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引导群众向其他相关部门反映解决。

二是规范程序。严格遵守信访工作程序,对所有来访和收到的信件由专人负责登记和编号,交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审阅后,由分管领导会同相关科室办理,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答复,并依照《信访条例》要求制作《来访人员登记表》、《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等规范的文书格式,建立信访专项档案,做到及时结案、存档。出台《信访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信访工作程序及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信息上报制度,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敏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须及时逐级上报。此外,健全信息研判机制,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是突出重点。我们以医疗保险扩面、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关闭破产和改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安置、工伤(职业病)鉴定以及拖欠工资等为重点,认真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着力解决就业、工资改革、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录、职称评定、精减退职补助、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养老医疗待遇等问题,确保政策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人劳社保的职能作用,改善民生,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关系调整力度,及时受理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源头减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隐患。

四是注重沟通。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对所有群众来信、来访和领导批示件,坚持“四办”:对群众来访或信访反映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符合政策法规的,即办;对招聘录

用、职称评审等热点问题,做到阳光透明“公开办;通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但尚需时日协调的,先答复后抓紧办;凡确因政策不允许、条件不成熟而一时无法处理的,耐心解释,积极引导。

尽管在信访工作中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标准化建设,促进信访案件的依法、及时、有效处理,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但依然面临着信访数量不断上升、信访维稳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问题。结合我县近三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工作实际,经调研分析可发现人劳社保部门的信访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信访主体多元化。既有来自城镇的企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失业人员,也有来自农村的农业生产者、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几乎分布到社会各个阶层。

2、反映问题多涉及民生。从近几年到我局上访情况看,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工资、其他福利待遇等问题。今年我局共接待信访群众873人次,书面答复政策咨询89人次 ,其中涉及民生事项的信访问题占到了60%左右,主要是工资福利、退休待遇和社会保险等。

3 、复访比例高。有的信访对象对问题处理期望值过高,甚至有过分要求,如不能达成意愿,就认为处理不合理,便不断上访或越级上访,给政府施加压力;有的信访对象信“上”不信“下”,错误地认为上访次数越多、级别越高,问题就解决得越快越好,不论事情大小动辄重复越级上访;有些对象即便清楚文件政策,仍报着不解决就上访到底的决心,重复越级上访。

4、调处难度大。在人事劳动信访问题上,由于人事制度和体制

改革不彻底,造成一些遗留问题的上访,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化解,一些易于解决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有些信访问题本身情况比较复杂,加之时间跨度长,经办人员变故多,档案资料不齐,甚至有的已经遗失,给调查取证、调解处理增加了难度,很难使双方或来访者满意。有些问题涉及部门多而杂,难以有效及时解决。

5、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转型和利益调整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新劳动保障方面的诸法相继颁布施行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当前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的不签定劳动合同,超时加班加点,克扣工资,不缴、少缴或欠缴社会保险费,用工收取押金等问题引起的劳动争议和纠纷有所增加。此外,要求经济补偿金、索赔双倍工资和一些边缘性问题争议增多,使得劳动保障信访压力不断加大。

二、人社系统信访成因分析

引发人社系统信访问题的因素很多,综合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因素。近几年来,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津补贴、医疗保险改革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都涉及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且内容相对集中,同时,因为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而缺乏政治体制与时俱进,或考虑到了政治体制,但又缺乏统筹和有机统一,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政策相对滞后,对改革产生的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前瞻性,致使一些涉及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使得一些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的干部职工心态失衡,产生逆反心理而导致了上访。

2、分配不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因工资福利待遇问题的群体性信访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各市、县出台的当津补贴福利政策标准不一致,相差太大,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市、县出台的津补贴福利标准高一些,反之则低些,这客观上给职工造成了一种政策攀比心理,而职工对出台的政策又是看高不看低,离退休职工对此更是反映强烈。二是当前各地工资兑现存在较大差别,同一个地方也因单位经济实力不同而兑现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上访。三是政策不连续性。由于政出多门、口径不一,一些政策法规不断更新替代,新旧政策具体程序和做法上的差异,使得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按当时政策可以解决,但按新政策却不能解决而上访诉求。四是尽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当时已按政策作出明确规定,但现在当事人在趋利心理作用下,又要求“翻案”,重新处理而上访。

3、用工不合法。少数用人单位不签订、不履行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发生工伤推脱责任,使一些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上访。例如2011年,我县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前介入,从11月份开始就组织开展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专项行动,先后为农民工追要工资368.7万元,从中反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了广大职工维权力度在加大,同时也折射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严重。

4、信访机制不完善。目前各级政府不少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甚至一些媒体也参与信访监督,造成了信访机构职责互相重叠。其次,很多信访人的行为也不规范,“想找谁就找谁,想怎么找就怎么找”,就同一信访事项不断向各级政府各级信访机构和各级媒体反映诉求,无形中增加了几倍的信访量。第三,当前从上到下都特别强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