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3: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小班:①进行必要的入园指导工作;②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③加强对幼儿的照顾④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⑤以大带小⑥逐步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生活的规律 (2)中班:①以游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加强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引导,为幼儿在班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②通过班级活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③重视幼儿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表达自我,重视幼儿对班级活动的建议与想法,关注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④帮助幼儿理解自己与班级的关系⑤建立值日生制度(3)大班:①通过维护班级规则和荣誉,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②积极引导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分享③鼓励幼儿负责任地担任一些班级事物,协助教师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④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的建议与想法,并积极采纳幼儿的合理⑤合理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幼儿园中、小班幼儿的活动⑥的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小学教育的形式,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并在班级活动中逐渐使幼儿感受小学的

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4)混合班:①以分组活动为主,满足不同年龄幼儿活动和发展的需要②促进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相互认识和理解,适当参与彼此和活动,鼓励年长幼儿关心年幼的孩子

9.幼儿行为的分类(1)以行为的社会性进行分类:生物行为和社会行为(2)以行为的社会性影响为标准进行分类: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3)以幼儿身心发展和行为类型为标准:生理方面的行为、品行方面的行为、心智发展方面的行为

10.幼儿行为辅导的基本技术 (一)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1)以近及远,循序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同步教育:即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二)幼儿行为辅导技术(1)自然后果法(2)移情训练法:移情:对他人在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3)生活锻炼法(4)同伴交往法(5)榜样影响法(6)社会评价法

11.混合班幼儿生活的特点 1.最大特

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2.不同年龄是幼儿之间生理、心理发展差异较大;3.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相互影响、差异相补、相互引导;4.大部分时间里,不同的幼儿从事着不同的活动;5.在活动内容、方式及活动的水平上极大的丰富了班级生活。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1.课程的几种定义(1)课程即学科:中古代:礼乐射御书数;欧中世纪: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学。(2)课程即计划:麦克唐纳:教育有四种交互的系统(1)教导(2)学习(3)教学(4)课程系统--计划(3)课程即目标: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中提出(4)课程即经验:杜威提出

2.蒙台梭利教育法:1907年:罗马,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写出《蒙台梭利法》,创立了以感观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主要内容:①儿童具有天赋的潜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状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②教育方法必须以了解儿童

为基础,促进留意个性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传授知识。③课程和教学内容包括感观训练,实际生活训练,体格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尤其注重感观训练和肌肉训练,强调儿童适应环境必须以感观为基础。教师的职责在于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提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环境和材料,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积极评价:①以医学、生物学、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论证,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②众多观训练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许多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感观训练和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③强调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展开的过程,重视自由教育,反对教师的过多干涉。

局限:提供的教具过于机械;使用的方法呆板、枯燥、乏味,忽视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过多重视儿童读、写、算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如何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多元智慧理论是加德纳在1983 年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