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中心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04: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共青城中心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背景江西共青城,共青时代网,共青论坛,共青城地图 随着九江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共青城的经济也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要求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加明确的功能分区,实现城市部分功能优化。因此充分利用中心区交通方便优势,建设共青城中心居住区,实现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有机拓展已成必然。 第二章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 城市管理建设用地标准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6. 国家相关规范及江西省个相关专业规范。 第三章 规划条件分析 一、区位条件 规划区位于共青成南部,南湖大道以北,发展大道横穿区内,总规划面积为385200m2。 (1)、优势条件 该地区趣味条件好,南抵南昌大学,北至共青一中,发展大道直达火车站,交通方便。片区内用地基本是湖泊、农田、丘陵,植被较好,空气清新。本次规划延承总体规划山水园林城市的构想,充分利用现状地形条件,保留部分山体和水体,力图建设一个生态高效的城市中心居住区。

(2)、制约条件 由于受共青城发展规模的限制,该区只有较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其余大部分地区长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可以说是接近空白。

二、用地条件 该片区用地以湖泊、山地和果林地为主,地势比较平坦,高差在3—4米左右。片区水系较多,水资源十分丰富。

在建设用地方面,片区内地势平坦,建成区绝大部分为农用地,另外,南部有一工厂,沿南湖大道有商业分布。在交叉路口有一电信局。 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

1、东线商业区 原则:具有繁华商业区,文化娱乐区综合功能,功能分区明确;人、车货流线顺畅简便;生态环境异常优美。

2、市政区 原则:须有开阔的视野,保证开阔空间与城市景观轴线有呼应关系;景观设计形态优美;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和停车场设施。

3、居住区 原则:利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段,根据居住区规划标准配备医院,学校,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提倡建多层住宅,适当开发高档别墅。 第五章 道路系统规划

高效畅通的交通组织在开发建设中至关重要,应特别强调新区与卓越城区的有机联系,并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规划中遵循以原则:

1、理顺交通基本关系,建立和优化具有较强系统性和开放性的道路网。

2、用地布局与路网结构结合,交通均匀分布,避免交通瓶颈的产生。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尤其是河网水系的制约,进行道路布局。

4、居住区内道路规划遵循通而不畅的原则,避免影响城市交通,并尽量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第六章 景观控制规划

1、突出自然景观特点,集中创造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 2、充分利用大面积平坦地面形成大气的城市景观肌理和城区景观主轴线,并以此为中心,将景点进行有规模的扩散分布。 3、沿街景点与建筑要和谐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追求景随车动,步移景异的效果。

4、局部地区要保护现有的少量山体、坡地,水面的形态,形成各具特色的别致的小区景点。 第七章 高度控制规划

以居住区中心为高层集中区域,标志建筑为10层,限高30米,位于B片区居住区干道西侧。为本控制规划范围内建筑的高度,其次,其它小区都以小于24米高度布置。

城市开放空间相临的建筑呈曲线变化,保证城市环境的开阔性;预留城市山体、水系相互之间的视线通廊,避免建筑遮挡。

因地制宜利用地形标高,形成坡地别墅和错层多层住宅。

除了高层带之外,其余规划控制区主要以多层(6F-7F)建筑为主。

第八章 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1、水源 该区水源直接由城市水厂供给。

2、水量预测 规划区用水量采用用地指标表计算。

3、管网布置 规划区用水由本区的水厂供给,给水管网拟从南湖大道敷设D400市政给水管道。 二、排水工程

根据规划区的性质特点,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合流制。 1、排水量计算 规划区的用地性质属居住用地,故污水的组成成分是以生活污水为主。

2、污水管道布置 规划区只有局部地区起伏较大,规划要尽可能保证区内的污水能顺利排放,尽可能减少提升泵站的数量及规模,市政污水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取D200,最小坡度0.3%;依道路单侧布置排水管;在竖向布置上,排水管位于给水管之下。规划区排水处理形式为截流式,经收集至排水截流管,汇入城市污水排放系统,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三、电力工程w

1、供电电源 本规划区由城市供电系统网供电。 2、配电网络 本规划区采用三级供电模式:35千伏变站站→10千伏开闭所→380/320中低压配电网。 四、电信工程

1、邮政规划 该区内已有一电信局,不需再设。 2、电信网络 本规划区由共青电信局负责。电信电缆一律采用地下管道敷设,区内电信排管成环网体系。 第九章 环卫环保规划

1、400—500米设置垃圾中转站,每站面积150—200平方米。 2、城市主干道400—500米设置水冲式厕所,次干道上800—1000米设置公厕。 第十章 防灾规划

1、布置消防站,保证在接到火灾报警5分钟内赶到火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