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双分录”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2: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双分录”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会

计实操]

2013年12月18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制度》进一步扩大“双分录”核算方法应用范围,除固定资产外,增加了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科目的“双分录”核算。“双分录”的核算本质就是为了解决会计核算目标的实现问题。原《制度》仅对固定资产采用“双分录”核算方法。行政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执行新《制度》时,准确核算这9个“双分录”的会计处理业务不仅是重点,也更是难点之一。

一、“双分录”业务会计处理的两个专用会计科目。

新《制度》为了适应扩大“双分录”会计处理业务后,在净资产中取消了老《制度》中的“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又增加了“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两个科目。行政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执行新《制度》时,要想正确处理“双分录”的会计业务,首先必须加深对这新增的两个会计科目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关于“资产基金”科目。“资产基金”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有7个方面,即主要是对行政单位的预付帐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共7个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在实际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在“资产基金”科目中下设“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共7个明细科目,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预付帐款等以上7个内容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金额的增加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额,借方登记预付帐款等以上7个内容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金额减少额。本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行政单位预付帐款等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第二、关于“待偿债净资产”科目。“待偿债净资产”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有2个方面,即主要是对行政单位发生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而需要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该科目的借方反映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而在净资产中增加的应当冲减的金额,也就是行政单位实际产生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时的金额。贷方反映的反映行政单位偿付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而在净资产中减少的应当冲减的金额,也就是行政单位实际偿付的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的金额。本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行政单位尚未偿付的应付帐款和长期应付款而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由此可以明白待偿债净资产是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抵减项目。结语:学习财务会计,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