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43: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作者:张平 孙伟仁

来源:《求是学刊》2015年第02期

摘 要: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在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深入剖析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从制度改革的层面提出系统的优化路径,对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流动

作者简介:张平,男,经济学博士,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农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研究;孙伟仁,男,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从事现代服务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CJY092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2-0061-07

我国《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要求,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着重强调了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中间性服务的知识或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与行业总称[1]。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按照服务对象产业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也可称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另一类是服务于农村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小型农具制造业、制药业等)的服务业。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农机服务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科技服务业、农村交通运输业、农村金融保险业、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商务服务业等。 一、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有着较快发展:在总量上快速增加,类别上日趋细化,发展模式上日趋多样,并不断向农村经济的各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域延伸,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低

农业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则在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从2003年的905.4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3170.1亿元,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3.3%,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但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没有明显提高,仅从2003年的3.05%上升到2012年的3.54%,2012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则低至1.66%1,而美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12.7%[2],由此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

生产性服务的投入能够推动生产向规模经济和更高的效率发展[3]。由表2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2年,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性服务支出增加了1251.8亿元,增加幅度达到了31.75%,但我国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性服务支出占农业总生产支出的比重的上升幅度非常小,仅有0.29%;农村居民生产性服务现金支出占农村居民经营费用总现金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8.57%上升到2012年的10.92%,上升了2.35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个人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从7.83%降低到6.51%,下降了1.3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总量有明显增长趋势,但相对农村生产总投入来说,增速缓慢,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实践表明,生产性服务的大量使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4]。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能够反映在农业生产中单位总产出所消耗的生产性服务的数量,同时也能反映农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程度。如图1所示,我国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从2005年开始上升幅度减小;我国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的数值为0.06,而美国同期达到了0.14,同美国的差距非常大,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量明显不足,我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非常低。

(三)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5]。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投入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均达到了52%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入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总投入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金融保险业由2005年的17.83%下降到2010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13.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2005年的4.13%下降到2010年的2.45%。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无疑会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短缺

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增值更多地体现在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不断交流和沟通上,生产性服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6]。我国高层次人才主要向城市聚集,导致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非常少,不仅如此,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严重短缺。如表4所示,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呈不断上涨趋势,从2003年的2901.5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4319.5万人,增幅为48.9%;农村生产性服务从业人数占农村总人口数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3.78%增加到2012年的6.73%,提高了将近3个百分点。但是,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才相对短缺,农村生产性服务从业人数占农村总人口数的比重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二、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剖析 (一)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生产要素流动“瓶颈”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够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7]。对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来说,要素的有序流动对其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四方面。要素的自发流动是以“逐利”为目的,表面上看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但是我国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建立在诸多不完善、不公平的制度基础上的,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不畅、资本和人才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技术落后及推广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缺乏原动力。 1. 农村土地流转不畅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8]。我国长期实行分散经营的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使得户均土地面积小、地块零碎,导致新技术和大型机械难被推广应用,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广泛使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置出来的土地原本可以被集中经营,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加之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对土地流转有过多的限制,造成了大量耕地被撂荒的现象,即使是流转起来的土地也是短期的、不规范和低效的,没能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严重遏制了农业生产性服务需求。 2. 农村资本大量外流

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大量投入,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出现了资本单向外流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发展为方向的,结果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减弱[9]。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较低,加之资本“逐利”的本性,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呈现“非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