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师作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9:17: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丹下健三

日本著名建筑师,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东京奥运会主会场就是他的杰作。

丹下健三(KenzoTange)1913年生于大阪,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丹下健三强调建筑的人性,他说:“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87年他获得成为普利兹克建筑奖。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在第29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出炉的同时。2005年3月22日,亚洲第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因心脏衰竭在东京的家中离世,终年91岁。

丹下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

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稹文彦(FumihikoMaki,1993年得主),以及目前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ArataIsozak-i)、黑川纪章(KishoKurokawa)等人都曾师从丹下。 1946年,丹下健三回到东大建筑系当助教,同时成立了“丹下研究室”,这是个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研究室。在此之后的十五、

十六年时间里他设计了广岛和平公园和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东京都厅舍、香川县厅舍等一批优秀的建筑,还不断到欧洲和美洲参加学术会议、讲学。

1961年成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URTEC)。稻冢二郎、山本浩、岩本隆等优秀人才都在这里工作过。他们设计的山梨文化会馆、阿尔及利亚奥兰综合大学都体现了信息化社会对建筑的要求。用丹下健三的话来说就是“能够交流的主体建筑”和“能够成长的建筑”。

山梨文化会馆地上有8层,地下2层,面积 18085平方米,是一幢广播、报纸和印刷业共同使用的综合性建筑。在考虑各企业独立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彼此方便的联系和将来扩建的可能。为此,作者采用了四行圆筒形结构作为主要支柱,楼梯、电梯、卫生间和空调机都布置在圆筒内。柱子之间架设办公室、播音室和印刷工厂。其中广播位于最上层,下面是报社和印刷厂,位置布置很合理。在各层之间还留出许多空间作屋顶花园,为将来扩建做准备。外露的大圆筒和混凝土的粗糙质感、楼板和圆筒交接处的梁头,愈加强调了这幢建筑物的结构,暗示着它将来的成长。山梨会馆建成之后就进行过扩建,这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断

成长和变化的立体交往空间。

1964年建成的东京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是为第18届奥运会修建的。体育馆总用地面积 9.1公顷,南北有近6米的高差。第一体育馆为两个相对错位的新月形,第二体育馆为螺旋形,像个大蜗牛,两馆均采用悬索结构,中间的空地形成中心广场。宽敞的人行步道将两馆联系起来,贵宾和管理人员入口在步

道的下面。观众人流和车流也巧妙地分开了。

由于新颖的外部、内部空间手法和功能与结构的巧妙结合,这个作品得到了日本和各国建筑界很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认为这幢建筑是日本现代建筑达到国际水准的标志。丹下健三

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特别奖及其他国际大奖。当时的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称赞说:“体育激励了建筑师,一方面众所周知,许多纪录在这个比赛馆中产生,这个作品激发了运动员的力量。同时这个比赛深深铭刻在有幸参加大会的人们的记忆中,铭刻在前来观战的追求美的人们的记忆之中”。

第一阶段

为战后50年代,丹下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1957)、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

第二阶段

为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

(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1966)等。

第三阶段

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城市规划(1976年)、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广场(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新宿公园塔(1994年)、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1996年)、东京'Dome' 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

由丹下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代代木体育馆平面及立面图

代代木体育馆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和灵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其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这一设计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丹下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丹下认为:“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

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的结果里不见踪影……”这一最基本的理念便是丹下在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信条。

1959年,荣获法国《今日建筑杂志》第一届国际建筑美术奖;

1965年,荣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功劳奖;

1966年,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1966年度金奖; 丹下健三作品

1967年,荣获法国文化选金奖;

1968年,荣获丹麦建筑师协会(ADA)国际奖、南斯拉夫星条勋章;

1970年,荣获罗马格列高利(Gregorio)教皇勋章、美国“1970年度托马斯?杰弗逊奖”; 1973年,荣获法国建筑研究学会金奖、波兰建筑家协会国际建筑奖; 1976年,荣获德国政府Pour le Merite勋章; 1977年,荣获法国国家功劳勋章; 1978年,荣获墨西哥Aguila Azteca勋章;

1979年,荣获意大利功勋奖Commendatore勋章、日本文化功劳奖章; 1980年,荣获日本文化勋章;

1983年,荣获秘鲁Gran Oficial太阳勋章;

1984年,荣获法国艺术文化Commendatore勋章、意大利Gran Oficial功劳勋章; 1987年,荣获美国Pritzker建筑奖; 1989年,荣获意大利Savoia文化勋章;

1990年,荣获意大利Ape d'Oro金奖、日本爱媛县功劳奖; 1993年,荣获日本“高松宫殿下”世界文化纪念奖(建筑类);

1994年,荣获日本一等瑞宝勋章、台湾“环太平洋地区城市发展会议”荣誉奖; 1996年,荣获法国Legion of Honor勋章。

《米开朗基罗颂----勒.柯布西耶绪论》,1939年,日本文化工作联盟出版; 丹下健三作品

《桂----日本建筑的传统与创造》,1960年,造型社出版(日文版),1960年,耶鲁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60年东京规划----构造改革的方案》,1961年,新建筑社;

《伊势----日本建筑的原型》,1962年,朝日新闻出版局(日文版),1965年,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日本列岛的未来》,1966年,讲谈社; 《丹下健三1946年~1958年----现实与创造》,1966年,美术出版社;

《丹下健三1955年~1964年----技术与人类》,1968年,美术出版社; 《丹下健三1946年~1969年----建筑与城市》,1970年,瑞士Artemis出版社(日、英、德、法文版),1970年,Gusutabo Giri出版社(西班牙文版); 《人类与建筑》,1970年,彰国社;

《建筑与城市》,1970年,彰国社; 《21世纪的日本》,1971年,新建筑社;

《丹下健三----建筑与城市》,1975年,世界文化社;

《丹下健三 Studio》,1978年,瑞士Artemis出版社(日、英、法文版); 《1986年东京规划——东京都临海城区与东京湾城区的设计构想》 《从一支铅笔开始》,1985年,日本经济新闻社; 《回忆录---15个月的时光》,1985年,新建筑社(英文版); 《丹下健三》,2002年,新建筑社,丹下健三与藤森照信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