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开展土地托管工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36: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阳市开展土地托管工作

南阳市开展土地托管工作 搜狐媒体平台 08-08 14:17 大 近年来,南阳市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探索土地托管服务方式,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到目前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236家,家庭农场4423家,种粮大户4415家,开展土地托管 350 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典型做法。一是“联合社+专业社+村两委+农户”的运作模式。方城县优先选择土地托管较为集中、规模较大、产业链条长、发展潜力好的农民合作社,组建成立券桥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券桥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赵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赵河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财政支持、合作社入股等形式,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建成券桥、赵河两个土地托管服务中心,由专业社、村委会、农户共同参与丈量土地、登记造册,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由合作社、村委会、村民三方按照托管合同约定,由专业社负责农药、化肥、种子供应、农机耕种、病虫害防治;由村两委负责农户的组织发动、服务费用收缴、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相关问题的协调;由农户负责服务费用缴纳、托管服务的配合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对托管的2.2万亩土地实

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开展农机、农资和农业生产技术等全方位服务,每亩节支100元以上,亩产比不托管大田普遍增产15%以上。二是“互联网+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新野县围绕土地托管工作,引进农业电商,发展“互联网+农业”,与北京天辰云农场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市率先引进云农场项目,成立了云农场新野县服务中心,发展村级服务站36个,建立完整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登记注册各类土地托管组织350家。依托云农场平台,建立土地托管、农资交易、信用服务、农产品交易大云数据库, 与农业部农业推广中心合作,由80万农技师在线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通过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点,发布土地托管信息和先进种植技术信息、农业生产信息和销售信息。建立订单种植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与华夏银行、邮政储蓄、联想控股和春晓资本为农民提供信用贷款,通过丰收汇农产品交易平台,实行供应方和采购商直接对接。项目运行以来,利用土地流转平台发布信息760多条,为裕康小麦专业合作社提供全托管服务土地面积4500亩。建成2000平方米物流仓库,交易小麦、玉米、大葱等农产品17.6万吨。利用云农宝为一批土地托管主体提供了3-6个月的短期信贷服务。 三是以保产量形式托管土地规模经营。内乡县兴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根据不同地块地质、生产水平,合作社以保产量形式(除自然灾害),全年收取

400-500元托管费,低于合同约定产量,由合作社赔付,高于合同约定产量,农户自己受益,待粮食收获后,农户可以直接将粮食收走或者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05元出卖给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托管土地13580亩,涉及农户1696户,带动农户3800户,合作社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585万元,经济效益62.8万元,托管土地每亩增收800元,被托管土地的农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四是“龙头企业+基地”园区经营模式。南阳市发展有机农业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由龙头企业创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实行土地托管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重点打造环丹江库区有机特色林果示范区、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农产品示范区、赊店酒业河南五谷神农10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目前,“中线渠首公司万亩有机农业观光园”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有机蔬菜500亩,有机杂粮1300亩,温室大棚蔬菜200亩; “环丹江库区有机特色林果示范区”规划建设30万亩有机猕猴桃、20万亩有机薄壳核桃、10万亩有机软籽石榴,目前已有17个企业,在19个乡镇建立了37个有机产品基地,面积56250亩;“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建立了1万亩有机粮、2万亩有机林果基地;赊店酒业“河南五谷神农10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完成一期土地流转5281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稻谷和黄金梨。目前,全市有机绿色农产品基地已发展到34万亩,万亩以上基地达到6个。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