牤牛河设计洪水计算书4.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0:4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6 583.322 462.311 山脚下路面 根据向滦平县水务局收资了解,线路跨越河段规划修建河堤和清理河道,在原有河堤的基础上加高加固河堤,河堤高度为5m,迎水面采用浆砌石仰斜式挡土墙,迎水坡边坡1:0.25,背水坡边坡1:0.15,顶宽1.1m,高5m,底宽1.85m;外边坡1:2。防洪堤内填筑砂砾石,其相对密度不小于0.65。浆砌石护岸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并勾平缝,每10m设一道伸缩缝,采用2cm厚闭孔泡沫板填缝。在距河底底部0.3m处设PVC排水孔,排水孔间距3m,孔径10cm。排水孔在墙内侧端口采用土工布包裹砂砾料封堵。

(2)河段比降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利用EHP软件计算河段比降为1.38‰,从结果来看,实测比降成果偏小,主要原因是冬季水面结冰导致水流流动不明显。而根据《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县城下游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报告》,该河段位于王家北沟至国道112之间,设计河道纵坡为4.2‰,经过分析比较,采用设计河段比降J = 4.2‰。

表3-2 河段比降计算表

点号 1 2 3 4 5 6 7 8 间距(m) 46.4 68.3 62 64.2 50.3 104 122.8 平均坡降‰ 高程(m) 457.511 457.359 457.279 457.183 456.702 456.697 456.686 456.565 1.38 (3)河道糙率

线路跨越处河底为砂砾或卵石组成,底坡较均匀,床面基本平整,上游顺直,下游接缓弯, 水流较通畅,河道为单式河槽,据“天然河道糙率表”,主槽糙率取0.03。左、右岸均有简易堆石堤坝,右岸岸外为农田和苗圃,种植玉米和密集的树苗,左岸岸外为大片地势平坦的农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并长有稀疏的小树。根据滩地糙率表,左

岸滩地糙率取0.075,右岸堤外滩地糙率均取0.06。洪水主要在河道中行洪,当大洪水漫溢出堤岸,将在左右岸外的农田中形成堤外行洪。

(4)设计洪水位

根据跨越水文断面实测资料,采用曼宁公式推求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附录三。根据水位~流量关系,现状河道堤内过水能力1608m3/s(相应水位为右岸堤顶高程461.7m),小于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335m3/s,当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河道洪水将漫溢出岸,造成堤外行洪。

通过布设的水文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各频率设计洪水及洪水位见表3-3。

表3-3 不同重现期下的设计洪水位

频率(%) 1 3.3 20 设计洪峰流量(m3/s) 1951 1136 577 设计洪水位(m) 461.91 460.88 459.73 根据现场调查,常年洪水位高于河道护槽顶部约1m,实测常年洪水位为459.60m。

附录1 牤牛河设计洪水水科院法计算过程 附录2 窟窿山水库调洪演算过程

附录3 曼宁公式推求牤牛河水位~流量关系

附录1 牤牛河设计洪水水科院法计算过程

计算原理

根据《电力工程水文勘测计算手册》,水利电力部科学研究院推理公式法是以推理成因为基础,并结合了经验性的参数定量方法。分析中采用了各种概化假定条件,使公式带有一定的条件性。本法只适用于汇水面积在500km2以下的、全面产流条件下的全面和部分汇流条件。

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 ?SpQm?0.278?nF

?μn当tc≥?时 ??1?τ

St当tc<?时 ??n(C)1?n

τ???0??0?(?14?n

34?n14?n0.278mJ)L1/344?n

(SF)Stc?[(1?n)]n

μ1式中:

Qm — 设计洪峰流量(m3/s)

? — 洪峰径流系数

Sp — 设计频率的雨力(mm/h),计算公式为:

Sp?H24 1?n224? — 汇流时间(h)

?0 — ?=1时的汇流时间 Tc— 产流历时(h) μ— 损失参数(mm/h) m— 汇流参数 n — 暴雨衰减指数 F — 流域面积(km2) L— 河长(km)

J— 沿L的加权平均纵比降(km)

1 推理公式计算 1.1 流域基本参数

本流域面积(F)=202km2,河长(L)=14.306km,平均坡降(J)=9.599‰(计算见下表),θ(L/J1/3)=67,汇流参数m=1.2。

表1.1-1 平均坡降计算表 811.7 440 1110.4 450 1351.2 460 882.3 470 1587.8 480 993.4 490 1507.8 500 2279.5 510 1295.6 530 351.4 540 1387.7 550 637.4 600 109.7 650 690 平均坡降‰ 9.599 1.2 暴雨与损失参数

表1.2-1 暴雨与损失参数表 频率(%) H24(mm) μ(mm/h) N1 1 182.5 10.1 0.67 2 162.7 10.1 0.67 3.33 148.7 10.1 0.67 20 95.8 10.1 0.67 注:H24—24小时最大降水(mm) μ—损失参数(mm/h) N—暴雨衰减指数

N2 0.75 0.75 0.75 0.75 N3 0.69 0.69 0.69 0.69 1.3 计算结果

表1.3-1 推理公式计算结果表 频率(%) 洪峰流量汇流时间(h) 洪水历时(h) (m3/s) 1 1600 2.5 9.9 2 1300 2.6 10.4 3.33 1110 2.7 10.8 20 512 3.3 13

洪水总量(万m3) 1420 1220 1080 601

表1.3-2 5点法过程线表 频率(%) 点1 点2 1 时间 0 1.2 流量 0 256 2 时间 0 1.3 流量 0 209 3.33 时间 0 1.4 流量 0 178 20 时间 0 1.6 流量 0 81.8

点3 2.5 1600 2.6 1300 2.7 1110 3.3 512 点4 4.9 181 5.2 147 5.4 126 6.5 57.8 点5 9.9 0 10.4 0 10.8 0 13 0 时段流量图

(m /s)16001520144013601280120011201040960设计频率(%)123.3320洪峰流量3(m /s)160013001110512汇流时间(小时)2.4662.5962.7023.279洪水历时(小时)9.910.410.813洪水总量3(万m )1420122010806013流 量88080072064056048040032024016080001234567891011121314历时(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