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4:1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分规划
为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根据学校创建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定位,着眼于打造一支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与不足
(一)“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1.师资队伍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更加合理
“十一五”以来,学校师资队伍在保持总量稳步上升的同时,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学历、学位层次逐步提高。到“十一五”末,学校在编教职工1302人,专任教师(含思政、科研人员)增加96人,总数达到9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增加79人,总数达到16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9.8%提高到17.2%;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增加84人,总数达到75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由79.5 %提高到80.3%%。师资队伍高学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
——职称结构明显改善。到“十一五”末,学校在编教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增加86人,总数达到140人,占在编教职工教师的比例提高到10.8%;副高职称教师增加94人,总数达到484人,占在编教职工教师的比例提高到37.2%。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大幅度提高。
2.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大力加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获评“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个,引进“鹏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1人获“国家教学名师奖”、 4人获“省教学名师奖”,拥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74人(其中:地方级64人、后备级10人),高层次专业带头人13人;入选“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5人;21名教师担任全国高职高专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
1
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职务;85位教授被与我校合作培养研究生的院校聘为硕士、博士生导师。
3.师资队伍“双师”素质和国际化水平有所提高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契机,突出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特色和国际化特色。通过“双师型”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走出去”,下企业实践,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来带动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到“十一五”末,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12%,达到82%。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1626人。为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采取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方式,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深造,“十一五”期间共选派教师公派出国近250人次,占在编教师的比例累计达19.2%。
(二)“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的差距与不足
尽管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按照新的形势要求,从学校实际情况看,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创建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总体目标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与建设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教师的比例还不高,企业教师的引入工作有待加强。
2.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缺少在专业技术应用领域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带头人,缺乏在国内外的行业和产业界具有相当影响的技术大师和工艺大师,
3.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和留学经历的教师还偏少,教师国际化水平有待加强。
二、“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紧密契合珠三角、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建设的需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开放办学、规模适当、结构优化、机制创新”为原则,以提升质量为重点,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努力建设一支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重点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的引进和培养,双师素质的提升和国际化视野的拓展,为把学校建设成立足深圳、服务广东、示
2
范全国的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学校教职工总数达2500人,全职专任教师1750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1400人。在编专任教师中,正高210人、副高530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者400人,博士比例达到28.5%;“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以上。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5名左右,引进或培养“珠江学者”1-2名、“鹏城学者”2-3名,新增国家与省教学名师奖3-5名、深圳市教学名师奖10名、“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与省级培养对象5-6名、国家级与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5个,培养和引进一批有影响的“技艺大师”。
三、“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以实施我校综合改革方案为契机,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师资队伍国际化推进计划”,进一步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实施“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企业骨干人才柔性引进计划”,进一步推进“双师工程”建设;实施“教师社会服务激励计划”,不断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影响力,打造一支体现一流应用技术型大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持计划”
依托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和深圳市“孔雀计划”、“鹏城学者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平台,出台我校相关配套文件,设立专项基金,加大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支持高层次领军人才开展新技术研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境外著名职业院校或跨国公司进修学习等,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十二五”期间,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5名左右,引进或培养“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2名、“鹏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3名,培养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与省级培养对象5-6名,培养地方高层次领军人才达到100名。
(二)实施“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培育计划”
3
建立教师立功创先激励制度,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重点培养敬业爱岗、师德高尚、教学效果优秀、科研成果突出、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师,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早日成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力度,遴选带头人能力强、结构优化、整体素质高、教学成绩显著、教研成果丰富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培养经费资助,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
“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奖人数3-5名,深圳市教学名师10名,校级教学名师20-25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博士研究生250名左右;每年遴选“教学名师培养对象”10名左右;新增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15个。
(三)实施“师资队伍国际化推进计划”
制订《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选派出国进修人员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教师外语应用水平,加大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和短期出国岗位培训等公派出国力度;积极探索项目合作、语言培训、合作办学等其他国际交流方式;加大遴选骨干教师中长期出国进修或短期出国培训的经费资助力度;拓宽与境外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等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路径,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教师境外进修经费或人次逐年递增1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历或出国留学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来我校进行长短期讲学、合作研究和考察访问的境外人员累计达到2000人次以上;学校重点专业、星级专业均有外籍专业教师讲授主干课程。
(四)实施“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制订《关于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实施意见》和《职教师资资格认定条例》,明确双师素质的资格要求及培养方式。建立“专任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明确专任教师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半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等基本条件。
修订完善《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明确新入职的无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必须下企业实践、专任教师在规定年限内重复下企业实践等要求,同时加强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鼓励教师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书,确保下企业实践取得实效。
4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和“校企联合培养教师制度”,加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交流合作,优先从企业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
开办“高职教学能手培训班”,开展教学能力常规性测试工作,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到2015年,专业课专任教师“职教教师证”通过率达到90%,“双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五)实施“企业骨干人才柔性引进计划”
出台《柔性引进企业骨干人才管理办法》,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姿态,融聚企业优秀人才。建立企业骨干人才信息库,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平台,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的通道,从企业中柔性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精湛专业技能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
探索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制度,支持企业技术骨干来我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他们提供实训室场地、设备和专项经费;聘请“全国技术能手”、“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全省技术能手”等称号获得者,以及有其他技艺特长和重大技术革新成果的企业技术人才担任“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首席技师。
“十二五”期间,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1∶1以上。新增技师100人(含企业技师30名),高级技师50名(含企业高级技师15名),重点支持并建立5个左右由“首席技师”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六)实施“教师服务社会激励计划”
建立教师服务社会的激励机制,把教师服务社会的工作业绩作为评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鼓励和帮助教师申报校企横向课题,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重点支持可获发明性专利、能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技术瓶颈的课题;尝试建立专项志愿服务队和专项志愿服务基地,鼓励优秀教师给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与人力资源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到2015年,拥有各类横向课题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为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社区机构、农村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
四、“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