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天天练 生物必修三5-2、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5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必修三 第五章 第2、3讲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解析:本题难度较小,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是单方向流动,不能循环。 答案:C

2.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开始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量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

a b c d 营养级 能量 141.10 15.91 871.27 0.88 -(×105 J·m2) A.a B.b C.c D.d

解析:根据能量多少推断,构成的食物链为c→a→b→d,所以b为次级消费者。 答案:B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解析: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原理及分析能力。象粪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象所同化的能量;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答案:C

4.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D

5.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解析: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物质循环,而能量是不能被循环利用的,A选项错误;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通过人类的活动,可以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营养级。

答案:C

6.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解析: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青蛙体内的部分能量就顺着食物链流到了下一个营养级。这个过程只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一部分,生态系统就是靠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来维持其稳定性的,所以捕食关系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D

7.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解析:能量金字塔反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所拥有能量值的大小。能量金字塔的最低层为第一营养级即生产者,Ⅳ为本金字塔中最高营养级而非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太阳能被生产者经光合作用固定而进入生物群落。最终被各营养级成分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无机环境。

答案:C

8.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进行各自的物质循环

解析:因为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环境的CO2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也能通过细胞呼吸直接将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所以A项是正确的。消费者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向无机环境释放CO2但不能直接利用CO2;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物质循环是在整个生物圈中进行的,而比生物圈小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不能独立进行物质循环,故B、C、D三项均是错误的。

答案:A

9.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 )

A.16% B.52% C.64% D.84% 答案:C

10.下表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能量。 种群 甲 乙 丙 丁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6 下面符合这四个种群所构成的营养结构的是 ( )

答案:D

1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能量逐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各级生物将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新陈代谢

B.各级生物在取食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不能被彻底消化 C.各级生物在消化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会丢失掉 D.各级生物在捕食时总有一部分猎物会逃脱掉 答案:A

12.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