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线损的因素及降损方法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4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影响线损的因素及降损方法研究

摘 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供电企业的重点工作就是降低线损率。作为一项管理水平的重点综合性指标,供电企业全力研究降损方法,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影响线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从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加强电网经济运行、加强营销管理三个方面提出降损的措施,在供电企业的降损工作中具有较大的使用参考价值。

关键词:线损;电网规划;经济运行;降损节能;检修质量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101-02

线损是指电能在输、变、配等环节中,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电抗器等设备产生的损耗,是衡量供电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可以分为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两类。技术损耗即为你理论损耗,是电力系统中设备自身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耗,可以通过设备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损耗的数值。管理损耗是指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由于抄表、偷电、漏电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而统计损耗为供电企业供售电量差值,即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

1 影响线损的技术因素 1.1 电网规划与建设

电网是一个逐渐建设的过程,电网的布局以及设备在不断完善,以满足生活和经济对电力的需求。目前,建造坚强电网成为共识,即建设经济、高效的电网,在电网规划过程中,要践行节能降损的理念,优化电网结构,升级电力设备。根基电力市场的变化,跟踪计算电网结构阐述,进行经济技术评估,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电能损耗。

1.2 电网经济运行状态

电网经济运行是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行动计算,合理灵活调度电网功率潮流,使线路以及变压器处于经济运行状态,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而电网结构非常复杂,运行方式不断变化,对电网潮流实时计算和分析,确保运行方式变化后电网仍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就地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电压损失,改善电能质量,使各变电站处于最合理经济运行状态。 1.3 降损节能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节能型设备可以选择。例如使用节能型变压器,能有效降低铁损;使用节能型电容器或绝缘导线,在配电网中能够有效降低泄漏电流。通过对节能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电能损耗。

2 影响线损的管理因素 2.1 设备检修质量

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与线损密切相关,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能够降低事故跳闸;及时清洁绝缘子,减少爬电造成的损耗;合理安全检修计划,缩短检修时间,以降低在一台设备停运时,其余变压器重载造成的损耗。

2.2 高精度计量装置的安装和维护

使用高精度计量装置,能够提高线损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在计量管理工作中,根据规范按周期轮校轮换电能表,替换老式计量装置,使用误差小、表损低的电子式电能表。利用自动化抄表系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抄表数据误差。及时排查计量装置故障,降低计量错误导致的管理损耗。 2.3 电量核抄质量

由于存在供、售电量抄记时间不同步,在统计线路损耗过程中会造成数据失真,甚至可能出现负线损,对线损分析造成干扰,提高电量核抄质量,尽量减少不同步率,保证电能损耗统计的及时率和准确度,降低核抄过程对线损统计的影响。

2.4 偷电漏电

偷电漏电行为直接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线损,对电力设备、线路以及人员安全都造成严重危害。查

处偷电漏电行为是供电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3 降损方法研究

3.1 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

在电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将电网结构优化,提高电力设备健康水平,提高线路参数,合理将理论线损控制在合理。经济区间。对于我局,部分低压电网还十分薄弱,亟需对其进行改造,以降低线路损耗。做好电力负荷短期。中期、长期预测工作,用于合理电网规划。特别是短期预测直接关系到近期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因此务必精确。加大低压电网改造力度,提高低压电网线路健康水平。优化电网结构,根据负荷密度合理设置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110 kV线路供电半径为 150 km,35 kV线路供电半径为40 km。而10 kV线路的供电半径,见表1。对配变按照容量小、布点密、半径小的原则进行建设和改造。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使线路通过经济电流密度。采用新型长寿命计量表,提高计量精确度。

3.2 加强电网经济运行

对于配电变压器,按计划对负荷进行监测,掌握配变负荷情况,改接负荷以及调整配变分接头,使三相负荷趋于平衡,提高配变工作效率。对容量、负载不匹配的配电变压器,进行互相调换,改善三相不平衡情况。对于长期轻载运行的变压器降低其容量,对于长期过载运行的配变增大其容量。

对于无功补偿装置,要加强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分析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在线路进行集中补偿,在变压器随器补偿,在大用户处就地补偿。补偿过程根据无功功率大小自动投切为主,同时要避免频繁投切。

对电力需求侧进行管理,让大用户在高峰让电,实现削峰填谷,降低负荷峰谷差,优化负荷曲线。 3.3 加强营销管理

对电能计量装置入库质量、检验质量、安装质量、运行维护质量进行控制,加强抄表数据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加强反窃电的宣传和用电检查力度,及时发现窃电行为,规范计量装置的安装,采用防窃电的计量箱,增加群众反窃电的积极性。 4 结 语

线损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综合体现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线损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供电企业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不断优化线损管理。本文对影响线损的技术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加强电网建设和设备管理、加强电网经济运行、加强营销管理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改进线损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芳,张利,韩学山,等.配电网线损概率评估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