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13: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2年浙江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申 论》试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题 号 得 分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时限:建议阅读给定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指定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者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可耕地面积、森林和牧场面积没有随之增长,反而在大幅度下降,物种灭绝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预测:全世界现有陆地资源量仅可供人类使用500年,如果按消耗量年递增2.5%计算的话,则只能使用90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加上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可用53年;天然气和煤炭可用分别是63年和90年。我国资源环境的约束更加突出;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2,居世界53位。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众多,预计到2020年,人口数将突破15亿,而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却在大幅度减少,现有人均耕地面积1.38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现有的耕地中,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另外,土地沙化、土壤退化、水土流失、“三废”污染等也导致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农业薄膜等化学品,造成大量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导致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农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造成恶性循环。

资料2

1 2 3 总 分 核分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我们居住的地球分为大陆和海洋两部分,海洋面积占了70.8%,陆地面积只占29.2%,所以,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人类居住的陆地像是点缀在汪洋中的几个“岛屿”。蔚蓝的大海是一个巨大宝藏。据统计,海底岩层中埋藏的石油可采储量大约为30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铀、氘、氚,它们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核燃料资源。海洋中汹涌的波涛、起伏的潮汐、不息的海流都蕴藏着巨大的功能。海洋中的矿产资源更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猛结核含有76种元素,把全世界海底的锰结核冶炼出来,可提炼出来的锰、镍、铜、钴四种金属的储量分别相当于陆地储量的200倍、120倍、15倍和1250倍。海洋是一个生物资源宝库,那里生长着藻类近万种,鱼类1.9万种,甲壳类2万多种,可为人类提供极为丰富的蛋白质。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约为陆地上所能种植的全部农产品的1000倍,而现在人们对海洋生物的利用还不到1%。

资料3

1405年,明成祖朱棣开始派遣宦官郑和率领强大海船队远航它国。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相当成熟,建造的郑和宝船长达137米,宽56米,有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在30年内率领船队七下西洋,足迹踏遍37个国家,遍及东南业、波斯湾、红海沿岸及北非一带海域,最远到了东非的索马里,开创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无古人、规模巨大的远洋航程。郑和船队不畏艰险地远播华夏“蓝色文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郑和船队为文明礼仪之师。既未强行占领别国一寸土地,也未掠夺当地一分一毫的财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睦邻友好的精神;郑和船队打通了中西海上航道,将明朝“礼治”外交推向了全盛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郑和的航海始于15世纪之初,比葡萄牙人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要早82年,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要早87年,比达伽马1498年到达印度科泽科德要早93年。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提供了重要发展机会,然而中国未能把握这一机遇,从明朝宣德之后,统治集团经营海洋淡薄。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后,遭到一些守旧廷臣的攻讦,指责七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至此,明朝大规模的航海活动结束了。此后,明清两朝闭关自守,放弃经营海洋的权利,饱受海上列强的侵略欺凌,割地赔款,甚至沦为半殖民地,这即是辉煌与衰落的强烈反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评论:当年中国统治者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留下历史遗憾,然而现在中国的发展完全有可能弥补这个缺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资料4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成立了由30多个海洋机构参加的“海洋联盟”,为联帮政府与民间企业、海洋科技机构与企业间的伙伴合作提供组织保证。2000年美国通过了海洋法案,成立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审议、制定美国新的海洋政策。2007年发布《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据报道,美国政府现有海洋研究与开发实验室700多个,政府每年投资270亿美元,有针对性地建设科学研究机构,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海洋资源兴办不同形式的海洋科技园区。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海洋产业主要是渔业资源开发和海洋运输。1990年日本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海洋开发的战略规划,将开发海洋纳入重点跟踪项目和振兴产业计划。1992年形成“海洋和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2007年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2008年出台《海洋基本计划草案》,将日本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范。近年来,日本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了以沿海旅游业、港口及海运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集中地方优势,开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海洋开发,形成了海洋土木工程、船舶修造业、海底通讯电缆制造与铺设、海水淡化等集科技、环保、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海洋经济产业。同时,集中高新技术开发的优势,建立官、产、学一体化的联合开发体系,把科技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是一个海洋渔业大国,70%的国家财政来自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946年挪威建立了渔业部,具体负责渔业活动、海岸安全、海洋科研及渔业资金的具体管理,形成了渔业管理上一整套法律、法规;集聚资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海洋经济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海洋经济开发的合作及国际市场的开拓,注重海洋技术的研发与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技术转让,设置良好的私营企业投资系统,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鼓励私营企业投资海洋开发项目。

开发海洋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控海洋开发的钥匙,掌控海洋开发的话语权。世界主要沿海大国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发展与人才建设。澳大利亚在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海洋方向的学科,有针对性地进行海洋专业的设置,德国的基尔大学进行海洋人才培养与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美国的缅因大学和日本的东北大学等都大力发展海洋类学科专业,培养了大批的海洋类高层次人才,为其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资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