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习题课)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58: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ord整理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高一年级)必须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习题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条件。

2、能准确判断具体问题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3、熟练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

4、体会探究中抽象物理模型的科学方法,体验

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1、准确判断具体的物理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2、熟练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过程中抽象物理模型,应用物理规

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运用。

教学思路:在学生已初步形成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和守恒

条件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习题的编排设计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物理过程,形成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巩固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例题解答→归纳知识,总结规律,形成能力→拓

展探究,深化知识,提高能力。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竞赛 教学步骤: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两个或多个物体机械能守

恒→生活中遵循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现象

教学内容: 一.复习引入新课

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条件。 导入新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习题课) 例1、在离地面高h的地方,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石块,若空气阻力不计,求石块刚落至地面时速度的大小。 分析:结合运动过程分析。对石块,——①从被抛出到刚落至地面,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②选地面为参考平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建立方程:1mv2?mgh?1mv02——③,

22可解得:v?v02?2gh

归纳小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①找对象;②分析判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③选择恰当的参考平面,确定初状态和末状态的机械能,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拓展练习:将例1中“水平”二字删除,结果如何? 学生求解后进一步认识体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巩固练习: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从A点向下沿光滑的轨道运动,轨道半径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为R,不计空气阻力,若物体在A处的速度为3gR,求:(1)

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2)物体离开C点后还能上升多高.

学生分析后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解得:

vB?3gR,h?3.5R。

二、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例2、如图所示,小球A、B、C质量相等,都为m,用细绳连接。绳长l>h,

不计摩擦,小球A受轻微扰动下滑,如小球触地后不反弹。试求:(1)小球A触地时,小球C的速度;(2)小球B触地时,小球C的速度。

分析:绳绷紧时,绳连接的各个小球速度大小相等,A、B、C三小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v1?2gh;A31EpA??EkABC即mgh?(3m)v12解

2着地不反弹,B、C继续运动直到B着地。B、C

机械能守恒

1152?(2m)v12可解得v2?gh。 EPB?EKBC即mgh?(2m)v2223巩固练习:如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不计,开始时用手托住2m的物体,释放后,当2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下降h后的速度是多少? 学生分析后可求得v?2gh。 3 拓展练习:上题中2m的物体开始离地面高h,触地后

学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