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0: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

一、 填空题

第一章 钢铁材料及热处理

1. 机械设计时常用 屈服点 和 抗拉强度 两种强度指标。

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 强度 、 硬度 、 塑性 、 冲击韧性 等。 3.工程上常用的硬度值有 布氏硬度 和 洛氏硬度 。

4.Q235A是 碳素结构 钢,其中“A”的含义是 A级 ,235表示屈服点。 5.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 钢,45表示含碳量为 0.45 % 。 6.T8钢是碳素工具钢,8表示含碳量为0.8 % 。

7.常见的金属晶胞结构有 体心立方晶格 和面心立方晶格 。

8.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 铁素体 、渗碳体 和珠光体三种。 9.珠光体是铁素体 和渗碳体 的机械混合物,其含碳量为0.77 % 。

10.奥氏体只在 高温时 存在,其晶格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最大含碳量可达2.11 %。

11.钢的热处理一般可分为 加热 、 保温 、 冷却 三个步骤。 12,钢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有 退火 、 正火 、 淬火 、 回火 。 13.回火可分为 低温回火、中温回火 、高温回火 三种。 14.生产中常用的调质处理是淬火 加高温回火 。 15.钢的表面热处理有表面淬火 和化学热处理 两类。 16. 1Cr18Ni9Ti是不锈钢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 % 。 17.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 18.QT600-03为 球墨 铸铁,其中的“600”的含义是 抗拉强度为600MPa 。 19.HT200为 灰口 铸铁,其中的“200”的含义是抗拉强度为200MPa 。

第二章 铸造

1.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_砂型铸造 和 特种铸造两类.

2.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的统称, 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

离心铸造、 熔模铸造等。

3.制造砂型和芯用的材料,分别称为型砂和芯砂,统称为造型材料。

4.为保证铸件质量,造型材料应有足够的_耐火性_,和一定强度、透气性、退让性等性能。

5.用_芯砂和芯盒制造型芯的过程叫造芯。

1 / 16

6.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儿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

浇口杯 、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组成。

7. 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分为手工造型、机器造型两类。

第三章 锻压

1.锻压是_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2.按锻造的加工方式不同,锻造可分为自由锻 、模锻 两类。

3.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主要有镦粗 、拔长 、冲孔 、弯曲 、切割、等,自由锻造按使用设备不同,又可分为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

4. 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分离工序,二是_成形工序。 5. 根据胎模的结构特点,胎模可分为_摔子、_扣模_、_套模_、和合模等。 6.分离工序是指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冲压工序,主要有 _

落料_、_冲孔_、切口等。

7.成形工序主要有弯曲 、拉深、翻边等。

8.冲压模具一般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复合模三类。

第四章 焊接

1.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主要有手弧焊 、气焊 、电阻焊等。

2.焊条电弧焊使用设备是电弧焊机,常用的电弧焊机有交流 和直流 两类。 3.焊条由焊芯 和药皮两部分构成。 4.焊钳是用来夹持焊条和传导电流的。

5.按焊缝在空间所处的位置不同,有平焊、立焊、横焊 和仰焊 之分。 6.手弧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主要有焊条直径 、焊接电流 和焊接速度。 7.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有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8.电阻焊根据焊件接头形式的来同分为对焊、点焊 和缝焊 三种。

第五章 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1.根据加工材料、切削用量、刀具角度等条件的不同,切屑有带状切屑、节状切

屑、崩碎切屑三种类型。

2.在切削过程中,为便宜于测量和研究,总切削力常用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三个分力,它们分别是主切削力、进给力、背向力。

3.切削热主要来源于切削层变形、切屑与刀具前刀面的摩擦、工件与刀具后刀面的摩擦。

4.切削热是通过切屑、刀具、工件和周围介质传导出去。

5.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却作用和润滑作用。常用切削液主要有切削油、水溶液、

2 / 16

乳化液三种。

6.加工材料为铸铁、硬质合金时,一般不用切削液。 7.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磨损、热效应磨损两个方面。 8.标志零件的加工质量主要是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9.加工精度以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来表示。表面质量能常是以表面粗糙度来衡量的。

10.用各种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时,切削运动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1.通常把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2.一般情况下切削加工性随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的提高而降低。 13.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是调整材料化学成分、进行热处理。

第六章 钳工

1.钳工的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等。 2.钳工操作主要在钳工台和台虎钳上进行。

3.锯条分为粗齿、中齿和细齿,锯铜、铝等软金属及厚工件一般用 粗 齿锯条,锯硬材料、薄板和管子一般用 细 齿锯条,加工普通钢材、铸铁及中等厚度工件一般用 中 齿锯条。

4.锉削常安排在机械加工、錾削或锯削等加工之 后 的操作。

5.钻孔一般在台式钻床或立式钻床上进行。钻孔时主运动为钻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钻头的轴移动。

6.麻花钻由刀体和刀柄组成。麻花钻两切削刃之间的夹角为 118度 。

7.扩孔钻与麻花钻在结构上的区别是,前者较后者的切削刃数目 多 ,螺旋槽深度 浅 ,刚性 好。

8.铰孔是用铰刀对孔进行精度较 高 的加工方法,铰刀有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种,铰刀切削的工作部分由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组成。

9.手用铰刀的柄部形状为直柄,机用铰刀的柄部形状为锥柄。铰刀切削部分呈锥 形。

10.攻螺纹是用丝锥加工 内 螺纹的操作;套螺纹是用板牙加工 外 螺纹的操作。 11.刮削属一种 精 加工方法,刮削后的表面可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良好的平面度。刮削的缺点是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12.刮削的精度是用一定面积内的点子数目表示,点子数目越多,表示精度越高 。

第七章 车削

1.车削时主运动为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车刀的移动。

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