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书写.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57: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护理文书不仅反映了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记录过程,也体现了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乃至管理水平。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范依据《病历书写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订。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人员,都应以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本规范,认真做好护理文书书写工作。

第一节 总则

一、 护理文书书写基本概念

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是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业务水平的具体体现,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在整体护理实践中,运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状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实施治疗,以达到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归纳、整理、记录有关资料,完成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等。

二、 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护理文书除特殊说明外,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

3.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4.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用原色在错字字体上划双线或作出修改并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护理文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避免重复,并由相应的护理人员签名。 实习期或试用期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必须经过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护

理人员审阅,双签名。

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护士书写护理文书,要先经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方能单独签名。

6.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的责任。修改和补充时用红色水笔,修改人员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须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7.因抢救急危重病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文书,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8.护理文书书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通用外文缩写。表格内已注明单位的,记录时只填数量,不必重复写单位名称。

9.护理文书纸张规格与医疗记录纸张规格相一致。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二节 各种记录单书写要求 一、

体温单

体温单是指用于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的表格式记录单。(格式参见附一)。 1.体温单眉栏应有病人姓名、病区(科室)、床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等一般项目。

2.体温单应有住院天数、周数的记录,以阿拉伯数字书写。体温单应设计一页为七天,记录格式为:入院第一天为“年-月-日”,每页第一天为“月-日”,其余六天只写日期;换年或月时写明年或月。页码即为住院周数。

3. 患者若在住院期间施行手术,在体温单上应有手术后天数记录。手术后天数以手术

次日开始记录为术后第一天,用阿拉伯数字连续写至术后10日止。手术后10日内行第二次手术或第三次手术,则以分数形式表示,将前一次手术后天数作为分母,后一次手术后天数作为分子,记录至最后一次手术后10日止。若在第一次手术后10日外行第二次手术,则记作“1/2、2/2、3/2……”,以此类推。

4.病人的体温、脉搏测量记录在表格中。表格横向代表时间,每小格为4小时。时间为“4-8-12-4-8-12”或“2-6-10-2-6-10”,日间时间用黑色表示,夜间时间用红色表示。每日以红线纵向隔开。表格纵向代表温度、脉率,每1C(摄氏度)以横向粗线隔开。 5. 体温单的40℃—42℃横线之间的相应时间栏,用于记录病人入院、转院、转科、出院、手术、分娩、死亡、请假外出等。记录时应顶格用红笔书写。其中入院、分娩、死亡应记录具体时间到分钟,时间以24小时制中文竖写。

0

6. 体温描记要求

(1) 体温用红、蓝(黑)笔描绘。口温以蓝(黑)“点”(●)表示,腋温以蓝(黑)“叉”(×)表示,肛温以蓝(黑)“圆内点”(⊙)表示。

(2 ) 每一纵小格为0.2℃。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黑)线相连,若两次均在粗黑线上可不划线连接。

(3 ) 采用降温措施30分钟后测得的体温,以“红圆”(○)表示,并以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在同一纵格内相连。如降温处理后所测体温不变者,则在原体温点外以红圆表示。下一次再测的体温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 4 ) 体温测量(记录)次数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病情而定。一般病人每日测(记录)体温一次;新病人每日二次,连测(记录)二天。精神病院、精神科由医院自定。体温不在正常范围的病人,应增加测量(记录)次数。一般37.5℃以上及术后三天内的病人测(记录)体温每日三次,38℃以上每日四次,39℃以上每日六次,体温正常后连续测(记录)二天,每日二次。小儿每日测(记录)体温二次,38℃以上每日六次。

7. 脉博描记要求

(1 )脉博用“红点”(●)表示,以每分钟次数(脉率)进行记录。 (2 )每一纵小格为4次。相邻脉率以红线相连。 (3 )体温与脉率重叠,脉率在体温外画“红圆”(○)。

8. 所测体温、脉率超过体温单设置范围,可在上下界描记后用同色笔标上“↑”“↓”记号。患者因病情需要连续多次测量体温,或体温过高过低,应将体温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9. 呼吸次数应以阿拉伯数字填写在相应时间栏内,可用红笔书写。

10.一般情况下,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次数互相对应。请假外出前后不相连。 11. 体温单设底栏,以记录血压、入量、出量、尿量、体重、大便次数等。

(1 ) 体重、血压(一般病人的血压)根据医嘱或病情需要记录。入院当天应有体重、血压的记录。不能测体重时,注明原因,如“卧床”等。

(2 )一般情况下每天记录大便次数一次,以阿拉伯数字填写在相应时间栏内。 灌肠后排便次数以“E”分之几表示。如“1/E”表示灌肠1次后排便1次;“0/E”表示灌肠1次后无大便;“1-2/E”表示灌肠前有1次大便,灌肠后又有2次大便。

大便失禁或人工肛门用“※”符号表示。

(3) 二十四小时入量、出量、尿量,记录在主要时段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