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习题库2015包考85分以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1 20:2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课《物联网》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 ( C )年提出了U-JAP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 ( A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 ( B )。A.20% B.25% C. 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 ( D)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 ( B )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 ( 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 ( 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 ( 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 ( A)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 ( 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 ( 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 ( B )年代。 A.10 B.20 C.30 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

A.流通 B.透明跟踪 C.性能描述 D.智能选择

16. (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 A.智能条码 B.电子标签 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 ( 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D.COMBRIDGE 18.1995年, ( 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

A.沃伦.巴菲特 B.乔布斯 C.保罗.艾伦 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 ( A )。

A.《未来之路》B.《信息高速公路》C.《扁平世界》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 ( A )。

A.EAN B.EIN C.IEN D.IEA

1

21. ( A ),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A.2008 .11 B.2008.12 C.2009.11 D.2009.12 22.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 ( D )。

A.RFID B.计算机技术 C.人工智能 D.互联网 23. ( B )是物联网的基础。

A.互联化 B.网络化 C.感知化 D.智能化

24.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射频信号通过 (B )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 A.能量变化 B.空间耦合 C.电磁交互 D.能量转换 25.有源标签与阅读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由 ( A )提供。 A.标签电池 B.阅读器电池 C.外部能源 D.交互能源 26.高频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是 ( B )。

A.125-134KHz B.13.56MHz C.868-956MHz D.2.45-5.8GHz 27.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个主要性能指标是 ( B )。

A.作用时间 B.作用距离 C.作用强度 D.作用方式 28.在低频125KHz和13.56MHz频点上一般采用 ( A )。

A.无源标签 B.有源标签 C.半无源标签 D.半有源标签

29.1948年, ( A )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A.哈里.斯托克曼 B.约翰.费米 C.吉米.斯坦森 D.乔.约翰逊 30.从仿生学观点看,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的 ( B )。 A.大脑 B.神经系统 C.传输系统 D.感受器官

31.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部分应用集中在简单、低复杂度的信息获取上,只能获取 ( C )。

A.矢量信息 B.有限信息 C.标量信息 D.无限信息

32.“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 (A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A.1956 B.1982 C.1985 D.1986

33.“纳米技术”是用 ( A )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A.单个 B.多个 C.特定 D.普遍

34.纳米科技只要研究结构尺寸在 ( D )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A.1-100 B.1-10 C.0.1-10 D.0.1-100 35.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发明于 ( B )年。

A.1980 B.1981 C.1990 D.1991 36.感知层是物联网体系架构的 ( A )层。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37.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应用层相当于人的 ( C )。

A.大脑 B.皮肤 C.社会分工 D.神经中枢

38. ( A )是现阶段物联网普遍的应用形式,是实现物联网的第一步。 A.M2M B.M2C C.C2M D.P2P 39.M2M技术的核心理念是 (B )。

A.简单高效 B.网络一切 C.人工智能 D.智慧地球

40.云计算通过共享 ( C )的方法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 A.CPU B.软件 C.基础资源 D.处理能力 41.云计算中,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 ( D )。

A.母体 B.导线 C.数据池 D.云 42.ASPIRE的旨在将RFID应用渗透到 ( A )。

2

A.中小型企业 B.大型企业 C.超大型企业 D.跨国企业 43.物联网在国际电信联盟中写成 ( B )。

A.Network Everything B.Internet of Things C. Internet of Everything D.Network of Things 44. 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被认为是 ( C )的突出特点。 A.以太网 B.互联网 C.泛在网 D.感知网 45.物联网把人类生活 ( A )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 A.拟人化 B.拟物化 C.虚拟化 D.实体化

46、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C)。 C A、可靠传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47、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48、(D)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9、(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0、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51、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52、欧盟在(B)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A、2008 B、2009 C、2010 D、2004

53、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A)年提出来的。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54、计算模式每隔(C)年发生一次变革。

A、10 B、12 C、15 D、20

55、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D)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56、2009年10月(A)提出了“智慧地球”。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57、智慧地球是(D)提出来的。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58、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59、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B)年提出来的。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60、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A)年。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61、(B)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62、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C)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63、感知中国中心设在(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3

64、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65、物联网的核心是(A)。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66、力敏传感器接受 A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67、声敏传感器接受 B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68、位移传感器接受 D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69、光敏传感器接受 C 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A、力 B、声 C、光 D、位置 70、(A)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A、1948 B、1949 C、1960 D、1970 71、美军全资产可视化5级:机动车辆采用(A)。

A、全球定位系统 B、无源RFID标签 C、条形码 D、有源RFID标签

72、2003年11月4日,沃尔玛宣布:他将采用RFID技术追踪其供应链系统中的商品,并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从(A)起将所有发送到沃尔玛的货盘和外包装箱贴上电子标签。 A A、2005年1月 B、2005年10月 C、2006年1月 D、2006年10月 73、(A)标签工作频率是30-300kHz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74、(B)标签工作频率是3-30MHz。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75、(C)标签工作频率是300MHz-3GHz。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76、(D)标签工作频率是2.45GHz。

A、低频电子标签 B、高频电子标签 C、特高频电子标签 D、微波标签 77、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D)。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78、(A)抗损性强、可折叠、可局部穿孔、可局部切割。

A、二维条码 B、磁卡 C、IC卡 D、光卡 79、矩阵式二维条码有(D)。

A、PDF417 B、CODE49 C、CODE 16K D、QR Code 80、行排式二维条码有(A)。

A、PDF417 B、QR Code C、Data Matrix D Maxi Code

81、PDF417条码由(A)个条和4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 4 B 、5 C、6 D、7

82、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A)个空共17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 4 B 、5 C、6 D、7

83、PDF417条码由4个条和4个空共(D)个模块构成,所以称为PDF417条码。 A、 14 B 、15 C、16 D、17 84、哪(D)种不是PDF417提供的数据组合模式。

4

A、文本组合模式 B、字节组合模式 C、数字组合模式 D、图像组合模式 85、QR Code是由(A)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式二维条码。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欧洲 86、哪个不是QR Code条码的特点(C)。

A、超高速识读 B、全方位识读 C、行排式 D、能够有效地表示中国汉字、日本汉字 87、哪个不是物理传感器(B)。

A、视觉传感器 B、嗅觉传感器 C、听觉传感器 D、触觉传感器 88、机器人中的皮肤采用的是(D)。 D

A、气体传感器 B、味觉传感器 C、光电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89、哪个不是智能尘埃的特点(D)。

A、广泛用于国防目标 B、广泛用于生态、气候 C、智能爬行器 D、体积超过1立方米 90、(B)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系统处理。 A、射频卡 B、读写器 C、天线 D、中间件 91、低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A)。

A、小于10cm B、1 ~ 20cm C、3~8m D、大于10m 92、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B)。

A、小于10cm B、1 ~ 20cm C、3~8m D、大于10m 93、超高频RFID卡的作用距离(C)。

A、小于10cm B、1 ~ 20cm C、3~8m D、大于10m 94、微波RFID卡的作用距离(D)。

A、小于10cm B、1 ~ 20cm C、3~8m D、大于10m 95、RFID卡的读取方式(C)。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96、RFID卡(A)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A)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97、RFID卡(B)可分为:低频(LF)标签、高频(HF)标签、超高频(UHF)标签以及微波(uW)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98、RFID卡(C)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C)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99、RFID卡(D)可分为:只读(R/O)标签、读写(R/W)标签和CPU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100、美军全资产可视化(D)采用有源RFID标签。 A、0级:单装 B、1级:包装单元 C、2级:运输单元 D、4级:集装箱

101、美军全资产可视化(A)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 A、1级:包装单元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102、美军全资产可视化(A)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 A、0级:单装 B、3级:装载单元 C、4级:集装箱 D、5级:机动车辆

103、美军全资产可视化(A)采用无源RFID标签或条形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