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4 4:0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预应力空心方桩的施工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根据空心方桩的施工特点,主要对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各工序质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空心方桩的基桩施工质量。
关键词:空心方桩;特点;质量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依据十一五规划“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尤其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随着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的颁布施行,建筑业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特别是基础工程预应力空心方桩以其“节能环保、易堆放和运输等优点,在南方上海、江浙等地区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为此,作为技术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掌握该新型桩型的施工要领和特点。下面以静压法空心方桩施工进行阐述,期望通过探讨与交流能有所借鉴。
二、预应力空心方桩特点
预应力空心方桩是采用离心工艺蒸压养护成型的一种“内圆外方”等截面预制桩。按混凝土的等级强度及承载面的大小可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KFZ)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HKFZ)。KFZ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HKFZ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按照抗弯性能不同又可分为:A型、AB型、B型。与管桩、实心方桩比较,它具有如下优点:1.性能优越,价优高质 2.节能降耗,绿色环保 3.施工便捷,破损率低4.高效率生产,高抗震结构 5.堆放和运输安全。
三、质量控制要点
3.1事前控制
1.根据沉桩及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桩机配重,并合理安排打桩作业顺序,原则上宜从保护对象开始由近向远处打桩。在场地空旷条件下,按先中间后四周、由里向外的顺序沉桩;当基础设计标高不一时,宜先深后浅;当桩的规格不一时,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2.打桩前应对场地基准点、基准线和临时水准点、小样桩进行复核,对控制点要求加强保护,并组织定期复核。合格后填写测量放线报验单,报监理复测。
3.桩机就位后,应检查桩机平整度,并对准桩位。
4.在施工方案审批通过、施工准备情况具备开工条件后,签发打桩令。
3.2事中控制
1.进场及吊运
1)出厂前应作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另外,砼强度等级必须达到100%后,方能出厂。
2)在吊运过程中,应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钩吊法,吊钩与桩身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0。采用两支点法时,两吊点距离两桩端为0.2L±0.02L。装卸时轻吊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
3)运至施工现场时应进行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以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
2.堆放
1) 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2) 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当叠层堆放时,截面为450~1000 ㎜的桩不宜超过1 层,截面为300~400 ㎜的桩不宜超过2层。
3)垫木宜选用耐压的长木枋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
4.压桩机械就位、预压
桩机就位,用钢丝绳将第一节桩托至桩机前。焊接桩尖后,进行插桩,用主钢丝绳上的吊勾喂桩,吊点宜选在距端部0.21L处。桩身垂直度要通过立于桩机前方、侧方的两台经纬仪指挥桩机司机调整桩架水平进行控制。垂直度达不到要求,应将桩及时拔出重新插桩施压。
5.压桩
首先检查压桩前桩架架设是否平稳,用经纬仪校正桩架垂直度。吊桩时,吊点必须正确,起吊速度均匀。喂桩时,桩头对准地面桩位钢筋棍。用两台J2经纬仪交叉架设呈90度状,观察桩的垂直度,保证桩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由测量人员指挥桩机反复调整,确保其垂直度。压桩应连续,同一根桩的中间间隙不超过半小时。
6.接桩
1)接桩在离地面0.5~1m左右进行,上下桩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于2mm。
2)焊接时,上下钢端板表面应保持清洁。
3)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
4)焊接时,应先点焊固定,然后再对称分3层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规定。焊接后的钢构件应采取防腐措施。
5)焊接完毕宜静停8min后即可继续压桩。
7.送桩
1)桩顶标高低于压桩机包箍的最低高度时,需采用送桩器进行送桩,送桩器的中心线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送桩。
2)送桩前,应对桩顶位移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3)送桩器上标出送桩深度标志(刻度线的颜色应不同),在附近地面上标出与送桩器上标志红线相应标高的红三角,先将水准仪对红三角,然后对准送桩器,直至水准仪目镜横线对准送桩器红线为止,桩顶标高控制在+50~-50mm。
4)停止压桩以标高控制为主、压桩承载力为辅。
3.3事后控制
1、打桩结束后,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随机抽一定比例的桩进行高低应变测试。静载荷试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1组,对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50%,且每个柱子下不得少于1根。
2、在总包单位、分包单位自检核定的基础上,应按下表复查沉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带有基础梁的桩:(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注: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桩基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