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Servlet(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0:21: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 党安祥

一、案例背景

1、使用教材:上海科持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 2、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4节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环境:教室 5、课前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一台(包括投影仪) (1)课件

(2)计算机各部件图片 (3)没有拆开的主机一台 (4)梅花螺丝刀一把 二、教学设计 1、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分类; 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持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第4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本节课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通过感悟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在执行人们编制的各种程序。

1

4、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想来对计算机有极大的兴趣。 5、教学策略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三、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上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的第四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做“认识计算机”,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 四、学情

学生的情况:本课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了由简入深的介绍。通过对计算机硬件感性直观的认识,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了解各个硬件的功能,硬件的工作方式等。在教学中利用活动将信息技术知识溶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通过现场拆开机箱,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

我们老师,甚至很大一部分学生都知道计算机的硬件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但对于硬件的功能很多学生就是莫棱两可了。对于新知识点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对象对新知识点迅速产生亲近感。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种方法:有“成果展示”、“任务驱动”、有常规的“讲授法”、还有学生“自学探究”、“小组活动”。而在“小组活动”中我安排了“慧眼识英雄”的环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并应用本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学生的被动吸收知识为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六、学法

接下来我来说说本堂课的学法安排,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而且是发展

2

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在学法上通过展示成果,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计算机”,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 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教师通过情景教学法展示计算机的部件,同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解答学生的疑问可以加深师生的了解,培养师生的感情。 (4)、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3)、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再学习的乐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