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8:1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作者:陈延纲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3年第11期
数与运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不少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断下降,计算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并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计算错误,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1.感知不明确,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的。在计算过程中,他们往往只注意数学算式的某一部分,而对整个算式的感知缺乏整体性,不能看出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造成感知错误。另外,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看题、读题、审题、做题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不能把注意合理地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环节中,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漏洞百出。如,有的学生把“3”写成“8”,把“62”看做“26”,把“+”看成“÷”。又如,在初学用竖式计算整数除法时,有些学生只注意试商而未顾及观察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从而造成商的位数增多的错误。另外,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明明在做加法,突然听到同学说声“减”,就错将加法做成减法,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法则等),学生只有牢固、熟练地掌握好,并正确、灵活地运用到计算当中,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及正确率。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做到这一点。
例如,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如表内乘法口诀不熟练、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没有掌握好、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不熟练、简便算法不能熟练应用等),导致不能正确、灵活地解题。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计算中的基本原理没有理解透彻,只会简单模仿,不能灵活运用。如:对于四则运算,有的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在计算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另外,有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上出现了“算用颠倒”现象,急于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一味追求算法的多样化,不注重算法的提炼和总结,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熟练地计算,更不能灵活地应用,错误百出。 3.受思维定式的负面影响,造成计算错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用同一种方式和方法理解、思考和记忆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变得单一化,逐渐形成思维上的“定式”。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方法、旧法则干扰新方法、新法则,用习惯的方法解答性质发生变化的新问题,干扰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在计算方面则明显表现为看不到数学题目的细微变化与独立性,仍旧用旧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计算:468-289+111=468-400=68,错误原因是学生受到能够简便计算、容易计算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而造成干扰。又如计算:4.9+0.1-4.9+0.1=5-5=0,错误原因是学生把“凑整”作为思考这类习题的唯一方法,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式,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4.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对计算不够重视,加上教师平时训练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养成很多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粗心大意、抄错数字、运算符号、书写潦草混乱、只愿口算不愿演算、计算后从不检验或等老师批改后有错误再修改等。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的计算错误是由学生“粗心”及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如:题目抄错看错;书写潦草;6 、0 不分,1、7互变,4、9混同,5、3相似;列竖式时,数位不对齐;一些学生有橡皮却不用,书写时乱涂乱改,造成书写模糊而出错。计算时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实在需要竖式计算的就在桌面上或手心上随便找个位置演算一下,这些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导致计算经常出错。
二、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针对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种种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的实际经验,对症下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在计算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随时验算的良好习惯。审题时做到:一要看清题目要求、观察数字和符号之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二要想明白题目的算理和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简便性。如用递等式计算“148-48÷4”,认真审题便知这题是有除有减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这样就不会犯先算148-48,再算100÷4这样的错误了。计算训练中,首先要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一要仔细看、二要用心想、三要耐心算、四要及时查;其次,遇到数字较大、步骤较多的试题时,要让学生做到冷静思考、不急不躁、准确估算、耐心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仔细核对,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2.注重新知识的首次感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首次感知的材料准确、鲜明、生动,对于学生记忆的保持和再现时的清晰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首次感知的法则、概念、算理不准确,造成的各种错误及不良后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清除,而且要加以纠正,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学数学计算时,要突出教学重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和认知。其中,对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或出错的环节,要做出重要提示,如在板书中显示,语言强调,或采用反例,可以专项训练,或对比辨析,以保证学生在开始时就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从而避免或减少表象失真。 3.巧设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
计算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例如,1.25×8÷1.25×8,大多数学生都注意到了1.25×8这一特殊计算,把原式算成10÷10=1。针对这一情况,可设计如下的对比练习:1.25×8÷(1.25×8),1.25×8÷1.25×8,0.25×4÷4×0.25,0.25×4÷0.25×4等。学生通过比较练习,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计算问题的知识也是无穷尽的,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一般来说,学生初次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4.强化口算和估算的基本训练
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督促、指导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