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疑难习题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8:37: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 三 年级 下 册疑难习题解析

习题出处 习题摘录 作业本第27页的第2题的第(2)问 小华下午1时40分到图书馆,17时离开图书馆回家,他最多在图书馆阅读了多长时间? 典型错误 (1)1时40分=13时40分 17时-13时40分=3小时20分 (2)17时=5时 5时-1时40分=3小时20分 (3)17时-1时40分=15小时20分 (4)答案是3小时40分 疑难解析 出现第一种和第二种错误的学生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但在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遗漏了表示时间段的词语。类似错误还容易出现“下午17时”等表现形式。这跟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一定的关系。 采用第三种错误解答方法的学生大多数属于读题很不仔细,极个别学生属于理解方面的问题。 第四种错误属于计算错误。 解决策略 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说第一种和第二种的错误原因。部分掌握比较扎实且细心的学生一下子就指出了其中的错误:下午1时40分是一个整体,不可以分开的,要不然的话第三种答案也可以看成对的了,那不是矛盾了吗?同样17时一定要写成“下午5时”,要不然又要搞不清楚了。弄清了错误原因后向学生强调:计算经过时间前一定要统一时刻的表示方法,要么全部是24时计时法,要么全部是普通计时法,根据习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解析人 刘莉亚 县(市、区)学校 天妃小学 小学数学 三 年级 下 册疑难习题解析

习题出处 教材第118页第9题

一块长16米,宽5米的长方形阔叶林,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习题摘录 如果它每天能制造氧气6千克,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 (1)16×5=80(平方米) 80÷6=15(千克) (2)16×5=80(平方米) 6÷80= 6÷80在三年级是无法计算的,所以本来就不怎么理解的学生想当然地换成了80÷6。也有部分学生想到了6÷80,且比较坚定,但计算受到了限制。只有少数学生把6千克换成了6000克,但依然疑难解析 收到了计算能力的限制。于是原本信心满满的孩子也有点无从下手了。部分孩子在解答完第一问后干脆不动笔了。 两个班只有五个孩子全对。显然,这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是非常棒的。 根据学生的算式80÷6=15(千克),分析这是在求“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吗?那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借助简单的图示,让学生知道了80÷6=15(平方米)求出的是“多少平方米的阔叶林能制造1千克的氧气”。要求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必须是氧气的总量除以阔叶林的面积。 引导学生再一起读题,部分学生因为已经注意到单位的不同,因此将最后的“克”读得特别响。(其实一开始就有较多的学生关注解决策略 到了这里,觉得这题有点麻烦。)这样一来,原本不注意的学生也加以注意了。而一开始想到6÷80的学生也找到了问题所在,应该把6千克换算成6000克。 但还有问题,6000÷80是四年级要教学的计算内容,得到算式后,孩子们还是嚷嚷着不会算。我和学生说明这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计算内容,现在我们可以把这题看成600个十除以8个十,计算600除以8就可以了。商的结果不需添0。一开始就算对的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解析人 刘莉亚 县(市、区)学校 天妃小学 典型错误 小学数学 三 年级 六 册疑难习题解析 习题出处 书本第45页练习十一第5题 习题摘录

典型错误 算式列成:(75+25+35+81)÷4=54(千米) 算式列成:(75+25+35+81)÷3=72(千米) 1、之前做过的关于求平均数的练习题都是告诉几个数就除以几,也就是求出几个数的和就除以几,而此题要绕一个弯,得先求出4段路程的和,然后问题求的是这三天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2、学生缺乏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看到题目中的数据马上疑难解析 就计算了,而没有细细分析题目的关键字。 3、主要在于对平均数的概念仍不透彻。在教学平均数概念时要学生理解总数÷份数=平均数中“总数”“份数”的实质意义。问题当中求平均每天的路程,“份数”就是行了3天,而“总数”是行的4段路的总路程,求的是每天行的路程,而不是平均每段的路程。。 1、抓基础。在教学平均数概念时要学生理解总数÷份数=平均数中“总数”“份数”的实质意义。 2、重视读题审题教学,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反复读题,理解意思,找出题目中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意,让学生多说,说思路,说想法,培养思维能力。解决 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过后还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自己错了。我们一定要策略 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4、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5、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自己每一步都在干什么。可以和组内的伙伴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步骤,在合作讨论中逐渐成熟思想,形成方法技能。在书写时,则时刻关注每一步的单位(单位名称法),进而检验是否正确。 解析人 俞 俊 县(市、区)学校 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 三 年级 六册疑难习题解析

习题出处 课本P33练习八 习题摘录 4.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典型错误 错误一、没有写或写错单位530÷5=106(次)530÷4=132??2 错误二、530÷4=132??2 13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