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次重要会议(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2 13:39: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方面军在川黔滇万水千山间纵横驰骋:四渡赤水、虚指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10月19日,中央红军(这时编为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落脚陕北,中国革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至今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

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即胜利完成长征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军事战略,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1936年年初,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下挥师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同时,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领导。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为代表到西安帮助张、杨正确解决事变,坚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问题。经过多方努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彻底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企图灭亡全中国的侵略战争,雄浑壮阔的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11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八路军在当时形势下的任务: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一切爱国的力量集结在抗日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1937年9月,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1937年8月至10月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南方8省14各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弹药和军用物资。这次胜利,不仅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为全国抗战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雁门关大捷、奇袭阳明堡、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接二连三地重创日军,侵略者嚣张的气焰一次次被打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毛泽东思想开始写在党的旗帜上,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七大还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的全国抗战,团结一心的中国军民最终打垮了日本军国主义。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

12

达19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近1亿人,人民军队由开始的约6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用内战的方式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极力维持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

(二)历史背景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电邀,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经过43天复杂而艰难的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并公开发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武力消灭共产党的打算,很快撕毁了政协协议,于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全面内战爆发头8个月,人民解放军歼敌71万余人,挫败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速战速决的企图成为泡影。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同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公开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赢得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到1947年底,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1948年5月,毛泽东等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从此,西柏坡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也成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3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从辽沈大地到华北平原,从黄海之滨到淮河两岸,人民解放军在广袤的土地上同国民党军队展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科学地分析战争形势,以宏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正确把握战略决战的时机,连续组织了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三大战役结束后,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在这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战略决战胜利,民主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中发出伟大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2)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3)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时期。

(三)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革命转折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绘制的是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的蓝图。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这样一种工作方式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四)重要决定

1.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4

3.规定了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4.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警惕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思想的滋长,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炮弹的攻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五、忽如一夜春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