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1阶段测试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5:5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计算机网络及组网技术》第1阶段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多路复用技术:把多路用户信息用单一的传输设备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的技术。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传输线路,从而提高了线路利用率。

3、电路交换:两个用户进行通信时,需首先建立一条临时的专用线路,在通信过程中双方独占这条线路,不与其他用户共享,直到参与通信的一方释放这条专用线路。

4、分组交换:把待要传输的报文分成若干适当大小的数据块,这些数据块被称为分组(packet),中转节点对每一个分组独立地进行存储转发过程,直到到达目的地。

二、选择题

1、C 2、A 3、C 4、A 5、C 6、A 7、A 8、B 9、C 10、C 11、C 12、D 13、D 14、B

三、填空题

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Internet 2、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可靠性;促进分布式数据库及分布式数据处理的发展 3、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4、星型;总线型;树型;环形;网状拓扑 5、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6、调幅;调频;调相

7、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8、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9、自动请求重发;前向纠错

四、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实质上是以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多台计算机和终端构成外围的资源子

网,数据交换方式采用分组交换。 第三代:以“开放系统互连为参考模型”为标准框架,80年代中期,Internet开始出现(TCP/IP)。 第四代:网络的高速发展,进入Internet时代。

2、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成哪几个子网,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通信子网(communication subnet,或简称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节点计算机NC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交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由网络上的主机及各种外围设备构成,它们是计算机网络的资源拥有者,负责数据处理,是网络的外层。

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就没有意义。 3、什么叫码元速率,什么叫信息速率,两者有何关系?

码元速率又称信号速率,指每秒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 信息速率指每秒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s。 信息速率=码元速率×log2M

4、试比较计算机网络的几种主要拓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星型:从结点之间必须经过中心结点才可进行通信;结构简单、协议简单、易检测和隔离故障、费用高、中心结点故障会造成整个网络瘫痪;适合从结点之间较少交换数据的网络。 总线型:只有一条信道,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结点发送数据;费用低、易布线、易维护;故障检测困难,争用总线;应用场合为局域网或分布处理,比如以太网。

环型:沿环路单向传输;结构简单,性能好,适合用光纤连接;可靠性差,重新配置较难;应用场合为局域网,如FDDI、IBM令牌环网。

树型:星型的扩展,根结点和子树结点均可作为转接结点;性能同星型,费用较星型低;时延大;适合分层管理的网络。

网状型:每个结点至少两条链路与其他结点相连;性能好,可靠性高;结构复杂,控制繁琐; 应用于大型广域网。

5、简述几种信息交换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电路交换:通信前先建立一条物理信道或子信道,通信结束后再释放信道。工作在物理层,以比特为单位。设备及操作简单,实时性好,静态分配导致信道线路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传输,工作方式为存储转发,且报文长度无限制。工作在网络层,信道利用率高、可靠性高。但实时性差,分组交换的中心结点必须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长度一般为1~nKbit,工作方式与报文交换类似。工作在网络层, 线路利用率高、速率快、吞吐量大、误码低、灵活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