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绩效管理知识点(1)第一节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2:1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65-70(6分) 多:112-115(4分) 知识10%,能力15%

第四章 绩效管理(1)

第一节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

第一单元 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绩效管理的准备、实施、考评、总结和应用开发等各个具体工作阶段设计的基本方法。 【知识要求】

1.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两个部分。(多09.05,单07.05)

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单07.11,单11.05,单12.05)

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可分为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宏观角度)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较小范围,部门)两部分。(单10.11,多10.05)。

绩效管理制度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和策略的要求,而绩效管理程序设计应当从程序、步骤和方法上,切实保障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单077.11) 2.对绩效管理系统的不同认识 (1)国内

绩效管理是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的干预活动过程。它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和激励发展。 (2)国外

成功的绩效管理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指导、激励、控制、奖励。(多07.05)

【能力要求】

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可包括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 1.准备阶段

本阶段需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多07.05)

(1)明确绩效管理韵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 1)上级考评。能较客观地进行考评,约占60%\%。(单10.11) 2)同级考评。常受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占10%左右。(单08.05,单12.05)

3)下级考评。对其工作作风、行为方式、实际成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他们对被考评者又容易心存顾虑,致使考评的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占10%左右。(单12.11,单08.11,单09.11)

4)自我考评。能充分调动被考评者的积极性,易受到个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占10%左右。(单10.05) 5)外部人员考评。能较客观公正地参与绩效考评,但他们很可能不太了解被考评者的能

力、行为和实际工作的情况,使其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在实际考评中,采用外人考评的形式时,应当慎重考虑。

在设计绩效考评的方案时,在被考评者明确的情况下,具体考评者由哪些人组成,取决于三种因素:被考评者的类型、考评的目的、考评指标和标准。

考评者都应具备以下条件: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原则,大公无私;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熟悉被考评对象情况等。此外,参与管理的考评者的多少也会影响绩效考评的质量。

在绩效管理的准备阶段,除了需要明确被考评者和考评者之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训考评者。

(2)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

在选择确定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三个重要的因素:(多12.05,多12.11)

1)管理成本。包括:考评方法的研制开发的成本;执行前的预付成本,如绩效管理的培训成本,各种书面说明指导书的编写和印制的成本等;实施应用成本,如考评者定时观察的费用、进行评定回馈考评结果、改进绩效的成本。在管理成本之外,还存在着隐性成本的阅题,如方法不得当,可能会引起员工的厌烦感和抵触情绪乃至影响员工的士气,有时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诱发某种冲突或劳动争议,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多08.05)

2)工作实用性。

3)工作适用性。一般来说,在生产企业中,一线人员宜采用以实际产出结果为对象的考评方法,而从事管理性或服务性工作的人员宜采用以行为或品质特征为导向的考评方法;在一些大的公司中,总经理、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宜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评方法,而低层次的一般员工通常采用以行为或特征为导向的考评方法。(单08.11,单12.11) 总之,在设计考评方法时可依据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其成果产出可以有效进行测量的工作,采用结果导向的考评方法;

2)考评者有机会、有时间观察下属需要考评的行为时,采用行为导向的考评方法; 3)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应采用两类或其中某类考评方法; 4)上述两类情况都不存在,可以考虑采用品质特征导向的考评方法,如图解式量表评价法,或者采用综合性的合成方法,以及考评中心等方法。

(3)根据考评的具体方法,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 (4)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说明“如何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1)考评时间的确定。包括考评时间和考评期限的设计。考评时间要与考评目的、企业管理制度相协调,以定期提薪和奖金分配为目的的绩效考评总是定期进行的。

2)工作程序的确定。(简答06.05,多05.11)

为了切实保证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必须采取“抓住两头,吃透中间”的策略,其具体办法是:(多08.11,多12.05)获得高层领导的全面支持;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寻求中间各层管理人员的全心投入。

2.实施阶段 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上看,企业强化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单09.11)

(2)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积累。

有些企业为了保证绩效管理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原始记录的登记制度,该制度提出了以下具体的要求:(多10.05)

1)所采集的材料尽可能以文字的形式证明所有的行为,应包括有利和不利的记录。 2)所采集的材料,应当说明是考评者直接观察的第一手资料,还是间接的由他人观察的结果。

3)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参与者。 4)所采集的材料在描述员工的行为时,应尽可能对行为过程、行为的环境和行为的结果作出说明。

5)在进行考评时,应以文字描述记录为依据,可以保证考评的质量。

3.考评阶段

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简答07.11,简答10.11,多09.05,单07.11) (1)考评的准确性。

通常人们将考评失误的责任归于考评者,并认为考评的偏误和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考评标准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考评者不能坚持原则,随心所欲,亲者宽,远者严;观察不全面,记录不准确;行政程序不合理、不完善;信息不对称,资料数据不准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2)考评的公正性。为了保证考评的公正公平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确立两个保障系统,即:(单09.11)

1)公司员工绩效评审系统。作为绩效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①监督各个部门的领导者有效地组织员工的绩效考评工作;②针对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③对员工考评结果进行必要的复审复查,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④对存在严重争议的考评结果进行调查甄别,防止诱发不必要的冲突。(多10.11) 2)公司员工申诉系统。为了广开言路给被考评者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企业应建立员工申诉的子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功能是:①允许员工对绩效考评的结果提出异议,他们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件发表意见和看法;②给考评者一定的约束和压力,使他们慎重从事,在考评中更加重视信息的采集和证据的获取;③减少矛盾和冲突,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不利的影响。(多07.11,多11.05)

(3)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绩效反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绩效(单09.05)

(4)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

要进行以下检验:考评指标相关性检验;考评标准准确性检验;考评表格的复杂简易程度检验。

(5)考评方法的再审核。

4.总结阶段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提高和发展,因此,每一轮绩效管理活动结束之前,各级主管都要将考评的结果反馈给每个被考评者,上下级之间对本期绩效管理活动作一次全面的回顾,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单10.05) (1)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诊断

在绩效管理的总结阶段,绩效诊断的主要内容是:(多08.11) 1)对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诊断。 2)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3)对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