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综合实务实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7: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综合实务实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作者:孙群伦 林滨滨

来源:《职业时空》2013年第11期

摘要:综合实务实训是在校高职学生通过仿真工程训练,为实现理论学习到零距离顶岗实践而建立的关键纽带。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综合实务实训中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熟悉工作的全过程,为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务;项目驱动;高职学生 收稿日期:2013-10-13

基金项目:2013年度浙江建设学院教研教改课题“综合实务模拟基础工程施工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JGB201303)阶段 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群伦(1969-),男,硕士,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某一特定的工作过程完整地融于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截然不同。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地宣讲,学生被动地吸收,师生之间的互动仅局限于完成某一特定思维及逻辑关系的推导,对于纯理论的教学比较适合,因此适合研究型的院校学生学习采用。对于以生产第一线为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仅仅使用课堂教学很难将工作全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清楚,同时对学生今后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养成,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无能为力,因此对以执行工作流程为目的的高职学生来说,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更有利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容易形成其今后工作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一、 综合实务实训阶段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探索

为尽可能地遵循人的认知活动内在的联系,切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浙江建设学院倡导“411”人才培养模式,把建设类学生的能力培养分成“专业、综合、顶岗”三阶段,其中“专业”是指对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2]的学习。但当我们通过4学期的教学之后,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不知道怎么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如果仅仅通过传统教学的学习,也就是部分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通过2年的理论学习,然后在最后1年把学生放到社会上,让学生自己在顶岗实践中摸索。学生脱离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的日常管理,又缺乏专业老师的跟踪指导,他们如同穿越黑夜直接奔向喧嚣的白昼,其茫然、不知所措可想而知。为避免学生在顶岗实践中的无所适从现象的发生,我们设计第二阶段“综合”实务模拟的培养,作为实现理论基础学习到零距离顶岗实践的纽带[3]。

在综合实务模拟阶段,依据建筑工程技术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模拟内业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对学生4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即“施工图识读能力,施工项目管理能力,专业施工方案编制能力,工程资料管理能力”[4],训练学生伏案工作的综合能力,同时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外业实际操作能力,提出“综合实务模拟实训+校内实训基地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综合实务模拟实训之后,结合实务模拟案例进行专业技能实操训练。在校内把4个模块与工程的实际操作进行综合,使综合实务模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内业和外业能力的有机融合。

据此,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建立“综合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掌握各工作节点所需的技术要点,熟悉施工各环节的工序,真正实现真实情景与岗位相适应,做到施工现场工作内业和外业综合能力培养相统一,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动脑的能力更具有解决实际困难的综合能力。

二、明确项目内容,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综合实训平台”的建立为实现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基本保障,实现以项目为载体注重本专业与实际工程的密切联系,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综合能力。我们在综合实务模拟中从项目的目的性出发,贴合工作岗位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以知识在实践的融通运用为根本目标,在项目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基础项目的建立开始,设计出每项实践完成后有一个具体的成果,使学生在完成实践后,能够看到自己做出的成果之后有成就感,以激发其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原动力。

据此我们从建筑的基本构成出发,建立“基础工程施工综合实训”项目,实训中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以每小组5-6人为单位完成所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为施工图自审;施工图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五牌一图制作;工程量清单计算;建筑物定位放线;原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钢筋翻样加工;完成钢筋安装;隐蔽工程验收及报验;钢筋安装检验批验收评定;试块制作、养护、试验;钢筋、模板、混凝土分项质量验收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提交综合实训成果。通过基础工程实训,真实把握从技术到管理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节点的具体内容,充分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整个分部工程的建造能力。 三、实施项目计划,增强学生团队精神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5],各小组通过自荐或民主选举一名组长作为项目经理,各小组的成员按照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筑技术的岗位进行分工,在项目经理的带动和领导下,每小组学生以从事的角色出发,参与工程中的问题的发现、探索和解决,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所思、有所得,同时在小组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对共性问题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在讨论及争辩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解决困难,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使学生学会力争上游顽强拼搏精神。

同时在实训实施中,指导教师结合成功企业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并且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掌握成功企业的精髓,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项目成果的合格验收,增强学生自信心

综合实务项目教学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根据教学目的,按照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完成一项具体的产品,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终成果。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的项目,从组织建设、方案设计、知识运用、技能操作,验收规范都按照真实的工程标准进行,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过程必定会全力以赴,对完成的作品必定精雕细琢,教师依据组内分工的不同按照国家规范对其成果进行严格验收,将会促进他们今后的不断努力向前奋斗。

综合实务实训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征,能有效地建立起工程所需的知识技能与工程实践环节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针对性更强,充分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倡导的“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展现了对高职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在脑、能在身、技在手,快乐向前行的美好设想。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2007,(4).

[2] 许志中,卢阳.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411”人才培养 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1,(20). [3] 沙玲,陆生发,夏玲涛.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 实务环节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 刘俊龙,李强.建工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