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17:4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

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

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 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

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

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b,自我宣传。

C,威慑。d,恳求

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B,事先申明。C.自我设障。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

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

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

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

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

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1海德的理论 2维纳的理论 3凯利的理论 详见221页 归因偏差的原因:1观察着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3归因过程中的

拟人化错误。

归因原则:1折扣原则 2非共同性效果原则 3利害关系原则

内隐社会认知: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

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的对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内隐刻板印象:指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形成一种概括的固定的看

法,但个体并未意识到这一过去经验对自身的影响的现象 。

内隐自尊:就是当对同自我相连或相关的事物做评价时,一种通过内省而不能确认的自我态

度效应,通常会表现出积极评价的倾向。

第八章(社会态度)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

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态度的特征:1态度的社会性,习得性。 2态度具有对象性。 3态度具有内在性。 4态度具有简单性和复杂性。 5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

价和总看法。

态度的功能:1认知功能 2情绪功能 3动机功能(A适应功能B表现功能C防

御功能)

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1乐观主义2目标定向3自我尊重4责任心5富有想象力

6警觉性7创造性8喜欢与他人交往9发展的倾向性10对压力的积极反应11信任12快乐13敢于冒险14现实性

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形成:服从(顺从)---同化---内化

社会态度转化的策略: 1通过宣传说服改变策略:A宣传说服要与情绪相结合,B宣传说服的两种途径,即中心途径与外周途径。C单面宣传和双面宣传D宣传说服中的“登门槛效应”(指先提出一个小要求,当被接受后再提出更大的真正想要的要求,从而达到改变人们初始态度的目的)。E宣传说服中的“门面效应”:指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时,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2通过行为改变态度: 3通过群体规范改变态度 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原因:

1客观因素,主要指宣传者的威信。 2主观因素,态度转变者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自尊心,权威主义倾向,智力,需要。

3心理抗拒理论(当一个人的行为自由受到威胁时,他会处于一种动机唤醒状态,这种状态驱使他去试图恢复自己的自由)

社会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1,态度的强化理论(霍福兰):2态度的认知理论(详见P251)

社会态度的测定:1自我评定法A总加量表法:具体测量方法与步骤,a设计测量态度的一组陈述句,b,被测者进行自我评定,c,整理测量结果 B社会距离量表: C语义测量(双击形容词分析), 2投射法;A主题统觉测验(看图编故事)B造句测验 3行为反应测量A.距离测量B 生理反应法

第十章(相符行为)

相符行为:指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的行为与另一

部分的人的行为相一致的现象。

从众定义:指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的原因:1与大家保持一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接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

从众与顺从的区别:顺从行为也是受群体压力而表现出符合外界的要求的行为,但内心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保留自己的意见。仅在表面上遵从群体意见或他人期望。

反从众与独立

从众行为的影响方式:1群体规范影响 2信息影响

有关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详见P293,1谢里夫的研究 2阿希的研究 3重复阿希的研究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1群体因素A群体规模 B群体凝聚力 C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2个体因素A个性特征(智力,自信心,自尊---) B知识经验 C性别差异 D年龄差别 E文化差异

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对个人从众的影响:

1“反从众者”的作用:对其他人起到了支持和鼓励的作用,这是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反对群体的错误意见,就会大大减轻被试的心理负担,使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敢于与群体对立,从而削弱从众心理。

2群体成员态度改变对个人从众的影响 : 如果群体中多数成员一开始赞同被试的意见,而后改变态度反对被试的意见,比一开始就做出不同于被试的反应更能引起个人的从众倾向。另外,如果被试在于其他人接受实验之前,曾独立的做过相同的工作,而且有支持他做的正确的证据时,则在群体作业情境中,更能抵制从众的压力。

3群体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差距:从中的情形包含有个人认知与群体行为的冲突,个人认知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差距大小与从中反应有关。当差距太小时,被试不大会感觉到群体压力的威胁,差距很大,则易使人怀疑群体反应的正确性,中等程度的差距给人造成的压力最大。 从众行为的意义:(消极和积极)详见P297 众从定义: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

有关众从现象的研究:莫斯科维西的“绿色”幻灯片实验,证实了众从现象的存在。

众从现象产生的条件:可以从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和大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A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能够体现出成员内部的坚定性和自信心,具有足够的能力促使多数派转变态度采取与少数派相同的行为。B独立性:表现出与众不同,是多数派成员感受到压力,促使多数派依从少数派,但是这种独立性必须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C权威性。

2大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A多数派成员内部的意见分歧 B多数派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 C多数派成员不明确所遇到事件的问题的真实的情况。

众从行为的意义:社会要产生强大的变化和发展,就需要改革者(按定义,改革者属少数派)对多数人施加压力,即少数派提出一种新异的思想或观点,供多数派选择,用于评价自己原先的立场。众从行为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加速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妥善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