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6:21: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甘薯加工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对策
作者:戴起伟 钮福祥 孙健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2期
摘要:目前中国甘薯产后加工已成为甘薯重点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和发展农村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甘薯加工开始进入产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新阶段。但由于甘薯加工根植于传统的农民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落后的加工方式、小而散的加工格局等依然影响甘薯加工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积极明确应对举措,将有利于甘薯加工从数量型生产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充分发挥甘薯主粮化、营养化、功能化等食品保健作用。 关键词:甘薯;加工;制约因素;对策
目前我国甘薯产后加工已成为甘薯重点产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和发展农村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加工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甘薯加工开始进入产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新阶段。但由于甘薯加工植根于传统的农民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落后的加工方式、小而散的加工格局等依然影响甘薯加工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研究分析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提出相关应对举措,对促进甘薯加工从数量低效型生产向质量高效型转变,充分发挥甘薯主粮化食品的作用以及营养化和功能化保健食品的功能,有着重要意义[1]。
1 制约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甘薯加工企业多数面临着规模集中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成本上涨、融资困难、招工不足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不充分等制约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技术因素方面
1.1.1 甘薯淀粉加工品质问题。甘薯中的某些酚类物质当遇到空气中的氧或与氧化酶作用时会形成黑色素;含有的果胶不利于淀粉颗粒与纤维素、蛋白质的分离;甘薯在贮藏期间淀粉酶会使少量淀粉转化为糖,增加了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出粉率。当发酵现象产生时,会使pH值降低,当降至甘薯蛋白质与淀粉的等电点时,则水溶性蛋白质变为暗绿色不溶性浆状物,附着于淀粉表面,降低了淀粉品质。目前大中型上规模的企业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增加了精制淀粉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但大部分的中、小型淀粉加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设备比较落后,生产的淀粉易氧化褐变,淀粉及淀粉制品质量差,白度低,灰分、杂质含量高。 1.1.2 甘薯淀粉加工过程水电消耗大,资源回收率低。鲜甘薯的有效淀粉含量只有20%左右,80%为水分和其他不易被提取利用的干物质。在加工淀粉过程中还要消耗大量的水,用水量与淀粉产出量的比例约为1:20左右;每吨鲜薯加工耗电量250KW左右,烘干淀粉需要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量值折合耗煤0.14吨。此外鲜甘薯体积大,转运与贮藏难,保鲜对温度、湿度要求敏感,外界温度低于10℃极易腐烂,因此目前甘薯加工的成本较高。
1.1.3 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资源废弃损失大。甘薯淀粉加工环节的主要难题之一是废水的处理。由于废水中的残留营养仍然非常丰富,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每吨淀粉约达100kg左右,如果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并造成浪费资源。生产1吨甘薯淀粉就要产生15-20m3的废水,其中仍然富含蛋白、多酚、多糖、膳食纤维、果胶等有机物,废液排放直接造成浪费。目前,能够进行二次回收利用的企业还很少,有不少甘薯加工的小企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其根本问题在于回收这些有机资源,需要复杂的设备投资和较高的技术投入,成本费用太高,小企业往往望而却步,或者考虑到回收成本与效益的权衡,根本就不愿意投资做回收。一般的做法通常是经简单净化处理后排放,或者不处理就近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有大量的淀粉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被迫关停限产。 1.2 产业因素方面
1.2.1 产业集中度不高。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甘薯淀粉行业中小微型企业的比重还比较大,企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控制水平不高,甘薯产业科技含量低,资金投入少,严重制约着我国淀粉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年产甘薯淀粉万吨级以上的还很少,有相当部分厂家的甘薯淀粉产量在数百吨至数千吨之间,达不到规模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而且产量也不稳定。另外,低水平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
1.2.2 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没有研发中心,导致甘薯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多数加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创新是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跳出当前低端模仿、同质竞争的必由之路。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存在不少难点,有的企业受缺乏技术人员困扰,有的企业认为创新费用太高,缺乏市场和信息技术。对新产品、新技术需求不明确也是企业常见的创新难点。
1.2.3 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压力。甘薯加工业近3年来成本上升压力最大的是用工成本,其次为原料成本。有的企业在财务费用(含利息、融资担保等)上感受到压力,有的企业认为销售费用较重,还有的企业在环保成本上感觉有压力。
1.2.4 企业资金缺口、用工缺口均较大。大多数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同时缺少长期资金和流动资金。甘薯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用工荒比较敏感,经常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50以上%,缺少技术工、普通工和销售人员。存在招工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用工多。据有关资料,农村淀粉加工持证经营的占19%,无证经营的占77%。不少粉丝(条)缺乏名牌和包装;有的加工户在粉条加工过程中随意加入化学添加剂,导致有害物质铝元素和二氧化硫等严重超标[2]。 1.3 市场因素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甘薯市场同类淀粉的竞争压力加大。我国是淀粉生产大国,又以玉米淀粉占绝对主导地位,近年来年产量在2100多万吨,玉米淀粉产能过剩现象已经比较突出。其最大优势是价格低,在下游淀粉制品中,玉米淀粉对于低端甘薯淀粉的替代趋于明显,玉米淀粉的价格变动对甘薯淀粉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马铃薯淀粉主要应用于高端粉丝、粉条行业,对甘薯淀粉行业高端市场影响较大,在山东、江苏、河北以及河南、安徽、四川等地区,甘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在粉丝、粉条加工中存在着替代关系。
甘薯淀粉行情变化直接影响甘薯下游产品粉丝、粉条等价格变化和销售。由于粉丝、粉条行业对加工规模以及设备要求壁垒较低,使得整个行业大型企业较少,行业内甚至还存在大量无营业资格的小作坊,行业集中度仍处在较低水平。据粉丝行业统计,全国持证经营产能约100万吨,包括无证经营产能约400万吨,而年产规模达1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10家左右[3]。
2 加快甘薯加工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我国甘薯产品的机械化加工起步较晚,甘薯加工行业工业化程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的问题还是不少。大中型加工企业数量还不多,整体上淀粉加工集聚度不高,技术落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类同,特色产品少,应加快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目前进入转型发展关键阶段,政府应加强引导,一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改变小微型甘薯加工企业小、散、乱,卫生状况堪忧的现状;另一方面应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设备升级、技术创新,通过融资政策扶持企业加强科研投入,通过促进科企对接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重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甘薯淀粉制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质量和档次,整体提高甘薯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甘薯产业体系各类创新性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对推动全国甘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各种类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示范、新型栽培技术、甘薯专用型机械设备的研制、标准化甘薯种薯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脱毒防毒控制技术、加工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等,已在甘薯加工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大力加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与甘薯加工企业之间的对接服务,为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应成为国家甘薯产业研发技术体系的重要目标,其意义十分重大。
现代上规模的加工企业,大多原料种植与产后加工融为一体,形成从生产到产品转化的产业链。因此甘薯科技创新要着力加强甘薯生产高效集约设施化与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开发,实现从育苗繁殖到大田种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设施材料和机械装备的系列化、全程化。加强工厂化育苗快速繁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的推广应用。加强甘薯田间耕作机械的设计与研发力度,以实用化、多样化、国产化为目标,以适应不同区域类型、不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