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7:07: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一、教案背景
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之中,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音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三、教学方法
本课具体结构设计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拓展创新。活动设计突出体现了 “结构模块化”、“活动自主化”的特点。因此,课教学的关键,贵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强调多法并举和方法创新。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六、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七、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音像资料、音叉、小棒、鼓、豆子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空瓶等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的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听,这都是些什么声音?(播放多媒体课件:公鸡、狗、羊、马、牛、鸟的叫声及风声、雨声、雷声等)。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形形色色的声音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诸多问题,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活动一、制造声音 (1)保鲜袋发声
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老师不看哪组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一组合作默契,想的办法多。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同学们静下来,哪组愿意把自己的做法讲给大家听听,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请一、二个小组边演示边说一说。 (2)身体部位发声
不借助任何物体,用自己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声的方法很多,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
2、活动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轻轻的敲击、拨动,鼓、尺、橡皮筋,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吹气,就可以发出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声音的产生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
请同学根据提示,进行实验与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做好记录,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发现的最多。
提示:1、鼓、直尺、橡皮筋等在你不动它时,它会发出声音吗?
2、鼓、直尺在挤压,橡皮筋等在拉伸的情况下会发出声音吗? 3、鼓、直尺、橡皮筋等在发出声音时你有什么发现? 4、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学生根据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操作、共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刚才同学们做了实验,哪个小组愿意首先来展示。说说自己的发现,其他小组倾听,有不同的发现请补充。
小组演示、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交流补充。得出共同的发现。
(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进行描述。当学生说到与“振动”这个词的意思相近的词时,注意加以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说出这个词就更好了!) 实验记录
观察的现象 不发声时 实验器材 发声时 鼓 直 尺 橡皮筋 我们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