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1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37: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

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 编号:2003—001

辨 识 方 法 重大危序号 作业活动 引起事件原因 危险源 险 源 可导致的事件 不符合法曾发生事故现场定量评价律法规 (外部信息) 观察 (LEC)法 1 2 3 4 5 6 7 8 9 平安全防护绳 评 价 方 法 评估法 现行措施 计划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方案 高 处 作 业 高处作业平台、走道、斜道、脚手架超载 高处作业移动电焊设备、设施 高处作业时抛掷或失落料具 在脚手架加工修整石块等材料 安全网上杂物未及时清理 脚手板有探头板 不系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未戴安全帽或不穿防滑鞋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使用不安全设备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坍塌、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 作业区域的孔洞、通道口、预留口等未装盖板或防护栏或安全网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高处物质、设施(建筑构件、钢梁、管道等)作业人员需行走的方向未设水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作业区未按要求装设防护栏杆及档脚板,安全网装设不符合要求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垂直交叉作业层未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措施 交叉作业 未经同意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交叉施工时上下传递投掷物料 作业人员无证操作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全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坍塌、坠落 高处坠落 坍塌 坍塌 坍塌 物体打击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脚手架搭施工前未进行技术交底 设及拆除 脚手架搭设不合格 脚手架拆除未按顺序施工 搭设、拆除时随意抛料、物品 搭设脚手架施组方案未评审 √ 坍塌 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

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 编号:2003—002

辨 识 方 法 重大危序号 作业活动 引起事件原因 危险源 险源 21 特殊形式脚手挑式脚手架超负荷使用 22 架搭设及拆除 独立脚手架无避雷装置 23 吊笼使用 作业人员乘坐吊笼上下或超载使用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可导致的事件 不符合法曾发生事故现场律法规 (外部信息)观察 坍塌 触电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 坍塌、物体打击 坍塌 坍塌 坍塌、机械伤害 坍塌 坍塌、中毒 中素 坍塌 高处坠落、淹溺 高处坠淹溺 淹溺 高处坠落 坍塌、淹溺 坍塌、淹溺 坍塌、淹溺 定量评价评估现行措施 计划措施 (LEC)法 法 评 价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 ———— 管理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24 临时爬梯使用 作业人员携带工具上下爬梯或未使用工具袋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5 26 27 28 29 基础开挖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桩基施工 38 39 40 邻线来车、未停止作业和撤离现场 施工未进行技术交底 作业人员攀登支撑上下 掏挖作业 人、机混合作业 陡坡、悬崖、滑体等情况下施工 恶劣天气下作业 开挖有毒或腐蚀淤泥未穿戴防护用品 拆除支撑顺序颠倒 井口无标志 无防护栏杆 水中作业无救生设备 登梯安全绳不全 人工挖孔、井口无防、排水设施 围堰漏水或外部水位变化 围堰底部排水出现故障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 √ √ √ √ √ √ √ √ √ √ √ √ √ √ √ √ 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

————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

ZT11JL21—03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 编号:2003—003

辨 识 方 法 重大危序号 作业活动 引起事件原因 危险源 险源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模板组装和拆除 水中漂浮物的冲击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物品存放不当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坍塌、淹溺 坍塌、淹溺 坍塌、淹溺 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 坍塌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触电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坍塌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坍塌、淹溺 可导致的事故 不符合法 曾发生事故现场定量评价评估现行措施 计划措施 律法规 (外部信息) 观察 (LEC)法 法 评 价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桩基施水中作业无警示牌 工 钢筋工程 电力线路附近加工钢筋时防护措施不全 模板堆码超高 作业人员沿模板上下 模板废钉、紧固件未清理 未按顺序拆除模板 模板拆除前未制定安全措施 无证操作 施工期间没有收集水文气象资料 作业人员沿钢筋笼、网等攀登、行走 拌合机操使用前后无检查 53 作、检修、检修时不拉闸,无人监护 54 55 56 57 58 59 清 理 斗下站人 检修未挂警示牌 砼未达强度拆除模板 √ √ 砼拌合与作业人员未站在工作平台上 振 捣 串筒、溜槽连接不牢 砼予留孔洞(走道口、电梯口等)警告牌不齐 √ 60 沉井施工 沉井井壁刀角填充砼不对称锚锭设施无检查 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