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1)名师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17:4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期末复习提纲

一、解释概念

课程、课程内容、课程计划、隐性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教育方针、课程目标、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发现学习、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开放教学、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表现性测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管理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潜在课程功能的是( )。

A. 激励功能 B. 情感愉悦功能 C. 个体素质发展功能 D.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2.“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 )。 A.课程与教学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3.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 A.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4. 以下不属于一般教学目标编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 A.行为目标 B.发展目标 C.表现目标

D. 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5.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 )。 A.普遍性 B.精确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6.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A.复习 B.实践 C.方法 D.拓展

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施取向是( )。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实践取向

8. ( )是一种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价值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A. 演示法 B. 研究法 C. 谈话法 D. 练习法 9.尝试教学法是我国( )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 A.卢仲衡 B.魏书生 C.黎世法 D.邱学华

10.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身份是( )。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11.( )以教师为中心 是传统的刻板的教学法,自始至终以教师充当主动的只是专家,而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

A.教师主导式 B.儿童中心式 C.促进式 D.传授式

12.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是我国( )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 A.卢仲衡 B.魏书生 C.黎世法 D.邱学华 13.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A.奥苏贝尔 B.罗杰斯

C.布鲁纳 D.赫尔巴特

14. 下列不属于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的是( )

A.由单一到多样 B.由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和演绎并举 C.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D.由简单到复杂 15. 教学模式形成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方面:( ) A.演绎式和总结式 B.演绎式和归纳式 C.分析式和归纳式 D.分析式和归纳式

16.( )的教学模式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他的教学模式思想对西方后来教学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电机作用。

A.夸美纽斯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皮亚杰 17. 强调“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的模式属于( )教学模式。 A.目标类教学模式 B.创造类教学模式 C.学导类教学模式 D.情景类教学模式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国的心理学家加涅和布利格斯提出的系统分析模式所应遵循的基本步骤的是( )。

A .分析和确定现实的需要 B. 开发、选择教学材料

C .设计教学环境 D. 强调教学目标

19.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共同而普遍的特征有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可控性和( )。

A. 教学性 B. 教育性 C. 创造性 D. 技术性

20.教学手段根据哪类标准可将其分为:视觉手段、 听觉手段、 视听手段。( ) A.感觉通道 B.载体性质 C.特点特色 D.内容范围 21. “中间语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施瓦布 D.奥苏伯尔 2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个别辅导 D.复式教学 23.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个别辅导 D.复式教学 24.“道尔顿制”的创立者是( )。 A.柏克赫斯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25.“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26. 在协同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哪三种方式获得知识( )。 A.依靠教师、自学、互相学习 B.依靠教师、互相学习、家长教学 C.依靠教师、复习、互相学习 D.依靠教师、自学、家长教学 27.古代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产生于我国( )时期。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汉代 D. 魏晋南北朝

28.1967年美国的( )首先提出“课程评价”一词。 A. 桑代克 B. 罗杰斯 C. 马斯洛 D.斯克里分

29.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可以从( )两方面进行。

A. 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 B. 校园的自然与设施建设 C. 校园的管理条例建设 D. 校园的师生关系的建设 30.反思性教学也叫反思性实践,源于美国( )的“反思性思维”。A. 哈贝马斯 B.舍恩 C. 杜威 D.德里达

31.( )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良好的关系。 A. 对话 B. 互动 C. 提问 D. 交流

32. 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游离性评价

33. 对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B. 选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作业分量要大、难度要强 C. 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