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9:2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培养自我意识活动方案 【辅导目的】:

1.对小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 2.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3.对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训练,主要针对积极的自我体验,即自信。 4.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辅导场地】:教室 【活动时间】:三节课 【器材准备】: 1.小蜜蜂。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辅导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自我—展翅高飞

引入: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一、相见欢 (10分钟)

1.“手心手背”: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举起双手,与周围的同学手心拍手心,手背拍手背,要求每个同学拍拍自己周围的所有同学。

2.“记者采访”:学生两两自由组合,采访对方资料(姓名、爱好、兴趣······)。

1

3.“介绍自己”:刚才被采访的同学,再向“记者”介绍自己,让同学更加了解自己。

二、这就是我(10分钟)

1.发给每个同学纸笔,要求在纸上写出最能代表自己的句子,越多越好(十句以上),句子内容不限(包括身体特征、内心活动及其特征或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要真实地描述自我就可以了,不要看别人的内容,完成后署上姓名。

2.教师将纸张混在一起,洗牌。

3.教师挑出几张念出纸上的描述,由学生猜测是谁写的;不必等全部读完,只要觉得有把握就可以说出名字,猜测完后需说出猜测理由;直到判断正确为止,若念到最后仍没有能解释正确答案,由填写人自己站出来。 三、以人为镜(10分钟)

1.教师再从活动二中抽出几张纸张,这次只念出同学的姓名,让其余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2.评价完毕后,请被抽中的同学自己念出自己的卡片,并分析自己和同学们眼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都有哪些。 四、分享总结(10分钟)

1.让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次活动对自己有哪些更深入的认识,或有什么体会等。

2.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同学们的表现进步,主要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及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课时:

体验自我——自信训练

引入: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

2

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本活动主要针对小学生的积极自我体验—自信心进行训练。 一、推销自己(10分钟)

1.请每位同学介绍自己的优点或特长,只要优点,不必不好意思。 2.教师协助学生发觉自身优点,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爱自己,接受自己(10分钟)

1.先请学生们思考一下,你觉得自己身上哪些是不尽满意的,然后将它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2.邀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将自己不满意的身体或者身体某一个部位的情况说出来,不过仅限生理上的缺点,越形象、越生动、越调侃越好。不需要解释原因。说完后,自己要大声说一句话:“虽然是这个样子,我还是喜欢我自己!” 3.全班分享活动心得。 三、优点大轰炸(10分钟) 1.全班6-8个人一组。

2.每组每个同学都说出在某一位身上发现的优点。 3.被夸奖的成员只需静听,不必表示感激或其他。 4.全部结束后,让学生们交流被轰炸的感觉。 四、分享总结(10分钟)

1.教师让学生回忆在活动中对自己有什么新发现,对自信有什么新的理解? 2.全班讨论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想。

第三课时:

监控自我——把握自己

引入: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