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肥沃的土壤》公开课教学设计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5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肥沃的土壤》教案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四)课后作业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教师小结

科学家们通过辛勤的工作,迄今已经从土壤中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亿万年来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遗体,改变着土壤的肥力。如果土壤缺少了它们,粮食、蔬菜就不能生长,花草、树木就会枯萎死亡,我们人类也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了解到,土壤越肥沃,农民伯伯的庄稼才能生长的越好,那么收到的粮食也就越多。那么,农民伯伯都用了什么办法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呢?而我们又能为农民伯伯做些什么呢?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全面,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于土壤供肥、保肥、耕性、土壤容重、土壤生物等是至关重要的。据研究,丰产果园土壤的诸多优良特性,均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是培肥土壤,克服土壤缺肥、盐渍、理化性状差等的有效途径之一。

平衡施肥:针对不良土壤存在的缺肥、供肥能力差、养分不平衡、盐渍等特点,结合果树的吸肥规律,均衡地施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可有效地培肥土壤,节约肥料,减轻危害,并能提高果品质量。

间作绿肥:绿肥作物产量高,肥效好,不但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做饲料,过腹还田。绿肥易于栽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