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3:59: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全面系统的讲解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常用接口的工作原理, 能够设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接口电路,编写相关的应用程序,具有调试、维护和初步设计的能力。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可以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系统、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中断等概念,并能使用基本概念对微型计算机整体进行描述。
2、理解8086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和工作模式,能够对8086的操作及8086的存储器组织和I/O组织进行描述及分析,并能利用8086汇编语言进行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理解微机接口的基本意义,掌握一般译码电路的地址计算方法,能分析并设计基本的接口地址译码电路。
4、了解定时器、中断管理、DMA、并行/串行传送、D/A和A/D转换等微机接口常用功能的原理,能简单分析典型接口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总论
『知识点』
学习本章前应该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兴起、微机的发展历程、微机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转换、微机的系统组成。
『基本要求』
1、识记:计算机的主要类别。
2、领会:微型计算机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3、简单应用:不同进制数据间的转换;用基本概念对微机整体进行描述。 『关键知识』
计算机的主要类别;微机发展历程;数据类型转换;微机的系统组成。 『重点』
计算机的主要类别;微机发展历程;数据类型转换;微机的系统组成。 『难点』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第二章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知识点』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模型机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
1、识记: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2、领会: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模型机的工作过程。 3、简单应用:模型机的工作过程。 『关键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模型机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重点』
计算机的基本运行原理;模型机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难点』
模型机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8086微处理器结构
『知识点』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堆栈的结构与操作。 『基本要求』
1、识记: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086模式。 2、领会: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堆栈的结构和操作。 『关键知识』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重点』
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 『难点』
实模式;保护模式;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实模式下的存储器寻址。
第四章 存储器及其接口
『知识点』
存储器系统层次及实现;存储器的分类及性能指标;静态RAM(SRAM)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用途;动态RAM(DRAM)基本结构、特点和主要用途;内存系统的组织结构;只读存储器(ROM)特点、主要用途和分类;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及应用现状。
『基本要求』
1、识记:存储器系统层次及实现;存储器的分类及性能指标;静态RAM(SRAM)特点和主要用途;动态RAM(DRAM)特点和主要用途;只读存储器(ROM)特点、主要用途和分类。
2、领会:静态RAM(SRAM)基本结构;动态RAM(DRAM)基本结构;内存系统的组织结构;高速缓存(Cache)基本原理、组织方式;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关键知识』
静态RAM(SRAM)基本结构;动态RAM(DRAM)基本结构;内存系统的组织结构;高速缓存(Cache)基本原理、组织方式;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重点』
静态RAM(SRAM)基本结构;动态RAM(DRAM)基本结构;内存系统的组织结构;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
静态RAM(SRAM)基本结构;动态RAM(DRAM)基本结构;内存系统的组织结构;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8086汇编语言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