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38: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课《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积累并正确运用“红薯、希奇、磨蹭、掺和、裁、赖、晾晒”等词语,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学会珍惜课本和学习机会;掌握课文中的“…有什么好…”、“…倒…”、“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造句;能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交际,写一篇作文,努力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品读、合作探究、按照记叙文的要素复述课文、谈体会等方法掌握课文内容;能模仿课文特点,写出一篇追忆性作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会文中蕴涵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学会珍惜课本和学习机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掌握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灵活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特点,并从文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涵的一段感人的故事,学会珍惜课本和学习机会,模仿课文特点,写出一篇追忆性作文。 【课时、课型】8课时,新课

【教学方法】点拨指导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合作法,自主学习法,比较法

【教学工具】课件,班班通设备 【三分钟教育】

第一、二课时(初学课文)

【课时目标】积累并正确运用“红薯、希奇、磨蹭、掺和、裁、赖、晾晒”等词语,整体感知文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板书课题,问:你记得你的第一本书吗?是哪一本? 2.师:书,是供人学习用的,是人类精神的支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体会一下第一本书带来的滋味。(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积累四字词语,想想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哪一本书?作者为什么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一本书?

2.介绍作者(屏幕出示)

生卒:1923年10月2日-2013年9月29日,本名原为“史承汉”,后改为“史成汉”,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 (二)掌握词语 1、组织学生自学词语。 2、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方法:首先进行读的练习(个别读,赛读,齐读)并找出多音字组词,然后进行理解词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词语,如果不能解释,组织学生从文中里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解释,实在不行或不太完整,由老师来解释),最后组织学生用词语造句(自愿或叫名字说句子,并把典型的好句板书)。 重点词语:

(1)宽厚:宽大而 <近>厚道<反>刻薄、尖刻 如:他富有同情心,待人宽厚 。

(2)一口气:①一次吸气或呼气 如:演出前,他深吸一口气,镇定以下自己的情绪 。

②没有中断,无间断 如:他一口气干完了活儿。

(3)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反>暗淡无光 如:店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玩具。 (4)拦腰:正对着腰部;从半中腰 如:书是拦腰断的,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