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54: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十二、五”农机发展规划,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先进农机化技术应用等。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基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等有很大提高,对促进我县农业机械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共培训人员100人。 第四、开展重点技术专项培训。

1、开展扶贫培训农机修理工培训班,培训50人。 2、开展“普惠制”培训班,培训100人。

3、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针对我县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购买了大棚卷帘机,农民对其构造、原理不甚了解,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机械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农机校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业务精的教师,到我县的建平、张家营子等乡镇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共培训学员50人。

4、开展农业机械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人员近800人。 5、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机驾驶员100人,农村企业技术人员100人。

第五、超额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XX年,农机学校的招商引资任务重,难度大。为此学校领导曾多次去域外招商洽谈。经多方协商,于河北承德市的王印廷商谈成功。王印廷投资1120万元,在朱碌科镇建设杂粮加工厂,年产杂粮2万

吨,可安排部分剩余农村劳动力。农机学校超额完成今年招商引资任务。

展望20XX年,农机学校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决心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机关作风整顿,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农经局《关于加强机关纪律的规定》的文件精神,结合农机学校目前现状制定《机关工作纪律规定》,详细制定了学校的工作纪律,并制定了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岗位责任制,将学校的全面工作按岗位,按人员全部分解到每一个人,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目标一致,使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主动工作,钻研业务,顾全大局在全校蔚然成风。

二是加强业务工作开展,全面拓展培训范围,增加农机学校培训内涵。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机学校的业务工作曾一度受到很大影响,有时甚至处于停滞状态,鉴于此,学校不等不靠,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拓展业务范围。首先是获得劳动和保障部门的支持,稳定了“普惠制”培训基地。争取将20XX全年的培训任务提高300人。在全县占前列,也是县级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其次争得县扶贫开发办的支持,获得市级扶贫基地的资质,而且迅速开展招生,培训工作截止目前,我校共完成扶贫培训农机修理工学员50人。20XX年将争取培训贫困人员100人。学校准备安置到北京、大连等地工作。

三是强化定单式培训,加大就业安置力度。为了使所有的培训学员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由简单体力劳动打工到新型实用技术工人的转变,学校在就业安置上采用“三步曲”:即首先走出去到沈阳、北京、大连等附近的大中城市走访,通过对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中介机构,大型企业的调查走访,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确定培训的专业,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针对不同性格、年龄、技术水平的学员,定向进行分配,以提高就业的首次成功率。三是跟踪服务,把学员安置到企业就业,只是整个培训环节的一部分,搞好就业后的服务,是保证学员就业成功的关键,学校向学员承诺,就业后免费服务一年,使学员及家长放了心,学员学习才踏实,从而对学校产生了信任感和感激之情。

四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农机学校非常重视“普惠制”、“新型农民”、“扶贫开发”培训。各类培训都涉及到党和国家对农民补贴政策的落实,为了保证资金全部补到农民手中,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从招生、培训、安置、服务的各个环节,全面予以监督、考评,做到学员百分之百的满意。 五是在培训方面

1、继续开展农机驾驶人的培训,计划完成300人。 2、完成农机修理培训50人。

3、与县农经局沟通,开展农机管理、技术员培训,计划完成150人。

4、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完成200人。

5、与县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合作,完成“普惠制”技术培训200人,远程教育培训500人。